徽笑曰:“元直欲去,自便去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司马徽寻常的一句“笑言”,已经料定了此时还蛰伏在隆中的诸葛亮一生。好个“何又”两字,司马徽既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又流露不忍无奈之情。他料到了卧龙出山的开始,也看透了龙在天涯的结局。若非早已洞悉蜀汉天下终究是镜花水月,说什么何苦,惜什么心血呢?既做出了蜀道之难的判断,又肯定了诸葛亮一旦出山,必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以为三国之中唯有这个戏份不多的水镜先生真正读懂了蜀汉,真正读懂了诸葛亮。
诸葛亮自己呢?是否明白蜀道之难,是否知道此去经年?答案是肯定的。他和水镜先生都清楚前面是什么?既然如此,以诸葛亮的修为选择终老山泉是合理的。草庐上挂着的"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至远”,明明白白的表明了诸葛亮遇到刘备之前的心迹。然而,他最终选择随刘备出山,为兴复汉室效犬马之劳,其动因到底是什么呢?是他内心高贵的士子之心。窃以为“士为知己者死”是有的。从古至今都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士,不会惧怕权威,不会贪图功名,但一定在意知遇之恩。而待人赤诚,仁义贤德的刘备恰恰就是诸葛亮能心甘情愿为之付终身的人。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尽北方天时,其势不可挡;孙权君臣一体,众志成城,独得东吴险要地利,其心不可攻。刘备此时却还在为安身立命之所烦恼。诸葛亮却选择了这个三无游民,立志为其开疆扩土。诸葛一生唯谨慎,怎么会选择最艰难,风险最大的一条路呢?曹操虽然也识英雄重英雄,但他根本目的是天下英才为我所用,以达其宏图霸业。也就是说:曹操稀罕的是你的才,并不在意你的人。对于曹操而言没有知音,只有能臣,断不可交心。
诸葛亮要的是君主对他智慧和人格上的深度认同,他要的是君臣一心,君臣一体。这些东西曹操给不了他。孙权虽也性格旷达,但谈不上情感炽热。刘备不同,虽是汉室宗亲,但天性至诚。无论是幽州涿郡编草席还是后来在汉中称帝,刘备自始至终对诸葛亮真诚以待,到死也君臣同陵。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认同和肯定才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只为人为不图功名的内质,恰恰与刘备的至诚形成了强大的互粘关系。
刘备三顾茅庐是对人才发自内心的渴求,是对贤者发自本心的尊重。他三顾茅庐的行为并无修饰,是真正的思贤若渴。刘备希望招揽大智大德者辅佐自己,更重要的是他打心里尊重德才兼备者。所以,当关张两位兄弟因屡次拜访诸葛亮而不见时,早已愤愤不平,颇有受辱之感,刘备却完全相反。这就是他们最本源的不同。关张性格上只是平凡之心,只对刘备恩义。他们见不得诸葛亮几次三番的避而不见。他们对不世基业需要不世之材才能成就是没有概念的。而这恰恰是文不如孔明,武不及关张的刘备的优点。
自董卓篡逆,曹操弄权,刘备经历的大小征战已经不少,却几无立足之地。武有万夫不当之勇之关张,机有天下纷争人心思贤之大势,唯一缺少的就是经天纬地之才。用刘备自己的话说:“虽有匡济之诚,实乏经纶之策”。刘备说的是实话,也是它三顾茅庐时内心的真实写照。所以他两见孔明而不遇只会遗憾,只会惆怅何似!
那么,诸葛亮是否故意避而不见呢?即便是也与自视甚高无关。他在等待,他在自我说服和审视。他在求证自己是否要随刘备走上兴复汉室的艰辛征途。因为他知道壮士去兮不复还的道理,也知道自己一旦出山必鞠躬尽瘁,素昧劳心。而刘备是否值得自己这样做呢?他可以运筹帷幄天下大势,但他此刻还无法确定刘备的为人和品格。诸葛亮需要一个说服自己出山的理由,这个理由必须是诸葛亮自己给出的,而不是别人告诉他,或者强加于他。
刘备几次三番的至诚相见及无条件的认可与尊重,终于冰释了孔明疑虑的心。孔明最后也给出了答案,嘱咐家人“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不是强迫,没有牵强,而是心甘勤愿。刘备对孔明有“吕望之大才,子房之鸿略”的高度认可,虽是源于水镜先生的“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的点拨,但此时还在隆中的诸葛亮并没有为刘备打下一寸疆土,却毫不掩饰地给出了对一个谋臣而言最高的赞誉和肯定。诸葛亮怎能不感动肺腑,铭于五内?“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正好也说明了诸葛亮踌躇满志,却非为了功名。只因了刘皇叔那三顾之恩,情感上的洪流不容他拒绝。
谁说自古情深留不住,从来套路得人心?只是一般人情商没有刘备那么高小情小义而已。诸葛亮既然认定了刘备是值得他将平生所学回报他的人,便也赤诚相待,把三分天下之宏图伟略在草庐中对刘备和盘托出,以报知音。从此走上了天涯路远,戎马疆场,鞠躬尽瘁的漫漫征程。正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微信公众号:hnbcdyh
相关文章:
鬼谷子的局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孙子兵法一部浩气长存的史诗
伍子胥不是办不到而是做不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