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伢赞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对于诗句中的描述有些感悟却没有完全参透其中的奥义。若说我与自由有关的事情,那应该是几次选择吧。
自小作为乖乖女的我,在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哪有什么选择呀,都是听父母安排。第一次违背父母的意愿是在高中时的文理选科,父母一致认为我的文科比理科好,应该选文科,便于考试得分。而我却有自己的小心思,正值青春期的我备受困扰,心思完全没在学习上,各科成绩大幅下滑,文科不好,理科更是如此。但是我却固执的想要证明自己可以学理科,便义无反顾的坚定选择理科。抗争结束后,遵从了内心的我感到了自由和被尊重。
接着,迎来了第二次选择,高考报志愿时,原本打算学师范的我突然想学医,并且报考的学校离家很远。看着地图上学校与家的距离,有些担心,更多的是期待和兴奋。离开家,离开生我养我的小城,坐上北上的火车,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离自由更进了一步。再后来呀,就是找工作了,依然按着心里的想法来。
我记得上学时,妈妈对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便是“不要谈恋爱,要好好读书。”我谨记妈妈的教诲,所以呀,等到工作时还是单身呢!不成想,一直不着急的家人在我工作以后开始催婚了,“赶紧找对象,抓紧结婚,你也老大不小的了。”你看,这就是父母,未工作前,千叮咛万嘱咐的让你不要谈对象,怕影响学习,一毕业立马又催婚,好像命中注定的对象在你毕业的路口等着你呢。埋怨归埋怨,找对象的事还是要提上日程的。但是一时半会儿,说谈就能谈上吗?不相亲个三四次是没有合适的,有些人的相亲次数那就更多了,我也是在相亲好几次以后才遇到了合适的人。记得那会儿的相亲市场上,女方择偶要求男方需要有一套房子,这是最基本的。身边年龄相仿的同事或同学都是这样要求的,她们也的确找到了符合条件的人。而我呢,依旧按照自己的想法选了一个聊得来的人,没有房。
婚后,我们住在一个10来平米的单身公寓里蜗居,相较于别人至少两居室的婚房,我这住所显得简陋许多。被别人说傻,被别人道穷,被别人肆意的嘲笑。对此,我却没有太多的想法,自己开心就好。在逼仄的屋子里,我的内心却感到充盈、自由。
我想,国家昌盛了,人们能吃饱穿暖了,内心自由且畅快,这便是自由吧。当然,世界上哪有什么绝对的自由啊,都是相对的。比如说,周游世界是需要钱来支撑的。所有的自由都是在一定的框架下的自由,在一定的道德和法律下做你想做的事情,而不是肆意妄为。
这就是我理解的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