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的老父亲熬死大儿子后,无家可归,三个儿女不如一个邻居。
01.
赵俊青端起一杯酒,笑呵呵地一口闷了。
两米宽的大方桌,满当当地围坐了一圈人。桌子中间放着一个大蛋糕,上面写着一个‘寿’字。
房间里欢乐的笑声一阵盖过一阵。
从早上开始,赵俊青笑眯眯的眼睛就没有睁开过。
也难怪赵俊青这么开心,今天是他的60岁大寿,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
儿女们很早就商量好,要好好热闹一下。孩子们特意都赶了回来,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气氛相当热闹。
有小孩子跑过来喊赵俊青爷爷,赵俊青品着小酒,美滋滋的。含饴弄孙,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也不过如此吧。
大家准备切蛋糕的时候,赵俊青的手机响了,是小妹打来的。
赵俊青以为小妹是祝贺他六十大寿的,还想着邀请他们过来热闹一下。谁知小妹急匆匆地问:“二哥,你最近有没有回去看父亲呀?”
赵俊青愣了一下,父亲?是啊,他已经好久没有回去看父亲了。如果不是小妹提醒,他可能都快忘记自己还有一个87岁,独自生活在老家的父亲。
简单说了几句,小妹就挂掉了电话。
赵俊青刚才的愉悦心情早已烟消云散,心里隐隐不安起来,他有点担忧家里的老父亲。
02.
赵俊青兄妹四个,他排行老二,有一个大哥和两个妹妹。
因为要帮儿女带孩子,他们兄妹几个陆陆续续都搬到城里生活,只有大哥一直住在乡下。父亲不习惯城里的生活,所以他一直和大哥生活在一起。
大嫂性格温顺,待人和善,父亲和大哥生活在一起的这几年,倒也相安无事,父亲也被照顾的很好。
刚开始的时候,其他兄妹偶尔也会提出轮流照顾父亲,或者给大哥一些辛苦费。但是,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默认了父亲就应该住在大哥家。
所以,父亲在大哥家住了将近二十年,大家也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妥。
本来兄妹几个的生活相安无事,可是突然发生了一场变故。
大哥突发疾病离世,父亲没了去处。
大哥死了,父亲再继续住在大哥家,有点不合适。
没有了大哥,赵俊青成了父亲唯一的儿子。他本该担任起照顾父亲的责任,可是他现在和儿子儿媳生活在一起,如果再把父亲接过来,实在有点拥挤。
赵俊青为难的样子父亲看在眼里。他活到八十多岁,也看透了人情世故。他不想给儿女们增添负担,所以主动提出要自己生活在农村的老房子。
八十多岁的父亲,身体硬朗,甚至要比几个儿女的身体好上十倍。别人都羡慕他的好身体,他却因此烦恼。
人到了该死的年纪,如果还继续活着,不管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都是一种负担。
03.
既然赵俊青作为儿子要把父亲留在农村老家,两个妹妹也无话可说。他们都到了当爷爷奶奶的年纪,精力有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有朋友说,羡慕他们有福气,到了晚年还有父亲疼爱。但是只有他们知道,这份福气他们消受不起。
赵俊青和两个妹妹的生活过的兵荒马乱的,他们需要帮助儿女还房贷,需要接送孙子孙女上下学
他们忙得晕头转向,经常想不起自己的父亲。
赵俊青的60岁生日大寿办得红红火火,他沉浸在自己的欢乐中。如果不是小妹的提醒,他还真忘记了父亲。
上次农村老回家看望父亲是什么时候,他已经完全不记得了。
听到小妹在电话里说联系不到父亲,赵俊青的心里也慌的厉害。他向儿女们吩咐了一下,让他的儿子立马开车载他回老家。
小妹的女儿是远嫁,小妹这段时间在外地伺候女儿坐月子。她想给父亲报喜,结果打了好多电话,都是无人接听。所以只好给赵俊青打过去。
赵俊青回到老家,站在扭扭歪歪的竹排大门外面,他有一阵精神恍惚。儿时的记忆已经忘得差不多了,父亲的形象却仍旧没变,瘦弱,干枯。
赵俊青站在外面喊了两声,屋子里没有任何动静。他正准备破门而入,突然听到邻居在喊他。
邻居告诉赵俊青,他父亲躺在床上病了好长时间了,不吃不喝的,人也瘦得脱了像。邻居一日三餐都来给他送一些吃的和药,但是病情没有一点好转。
后来邻居实在不忍心看着赵俊青的父亲被病魔折磨的像个半死不活人,于是强行把他父亲送到了院。
医生说,他父亲是肺炎,幸亏送来的及时。
父亲住院的这几天,一直是邻居在一旁照顾。邻居想替这个老父亲通知他的几个儿女,老父亲却说:“人老了,没用了,只会拖累别人。”他苍老浑浊的眼睛盯着窗外,有着不能言说的忧伤。
邻居挺疼这个孤苦的老人。也决定亲自照顾他。
04.
邻居是抽空回家拿换洗衣服的时候,看到站在门外的赵俊青。
赵俊青自责不已,心里对父亲的愧疚更多。他到医院,看到父亲像个婴儿一样蜷缩在病床上,赵俊青的眼泪滚落出来。
“爸。”赵俊青一声呼唤。
一双苍老的眼睛看到的是一双更加苍老的眼睛。
赵俊青60岁了,他已经是步履蹒跚的老人,可是对面是自己的87岁的父亲。赵俊青终于认识到,不管自己多少岁,只要父母尚在,他最应该摆在第一位的是孝道。
父亲有儿女,在他需要照顾的时候,却是一个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邻居守在身边。这无疑是在他的脸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父亲出院后,赵俊青搬回老家贴身照顾父亲,两个妹妹也经常回来小住。
父亲的脸上终于有了该有的慈爱笑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