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下”这个词,在座各位是不是感到很熟悉。
你妈叫你去吃饭时,你说“好了,我知道了,等一下就去”,可是一等就是半个小时,饭菜都凉了,然而你仅仅只是在追一部你自己非常喜欢看的剧。
公司老总告诉你等下有个会议要开,现在急需赶一个PPT,你说“好的,等一下我就去弄”,然而快要开会时,你才想起要弄PPT。
“等一下”算不算偷懒,心里没点数吗?结果很显然,因为你的疏忽,使得整个会议流程延迟,老总很生气,为此还臭骂了你一顿,你今年的升职可能性又降低了。
“等一下”经常被使用在各个场所的对话中,这个经常被你挂在嘴边的词真的是表达了你自己内心想法吗?相对于少部分人而言,确实是手头有事情或工作离不开,但事实上,“等一下”不过是多数人,为自己的懒惰和麻烦所做的推辞罢了。
“等一下”算不算偷懒,心里没点数吗?小陈是我大学的同班同学,也是我的舍友。佛性生物的代表,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无关。他不喜欢社交,不喜欢出门,只是喜欢一个人在宿舍打游戏。而且也很少去上课,遇到点名就靠我们这般舍友。到了期末,大家都在埋头认真复习,他还是那般模样,丝毫没有意识到期末考试的重要性(我们学校的规定是挂科是没有学位证的,甚至毕业都成问题)。作为舍友我们已经是仁尽义尽了,每次提醒他复习,他都是“我等一下在复习,我先打完这一局”。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你还以为真的会去复习呀。考试成绩出来,很显然除了小组合作的科目没挂之外,其他靠“脑子”的科都挂了(我们的期末考试是真的很简单,只要期末认真复习,平常就算不听课也能轻松飘过,而且老师都已经把要考的内容悄悄透露出来了)。再后来在升大二的时候,因为学分不够被迫留级。
这是我身边一个真实的例子,从小陈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等一下”已经成为偷懒的替代词。通过等一下来拖延时间,给予自己更多偷懒的机会。最后是什么都没有完成,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也错失了很多机会。
阿海是我毕业后第一家公司的同事。他平常就是那种事无关己,高高挂起的那种人,工作也不积极,老总下派的任务能拖就拖,经常把“等一下”挂在嘴边。
这不,上个月有个很重要的客户需要有人去谈。当时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恰巧有事外出,公司就临时派他负责。
按常人的想法碰到这种机会一定会好好去准备。他倒好,仿佛这件事跟他无关一样。还堂而皇之的说“我只是临时顶替,反正又不是我负责的,再等等吧”。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赴约那天不出意外的迟到了。客户很生气,订单面临告吹的风险。
后来还是老总出面,才保住了订单。从那天起就再也没见到他来上班,听说是被辞退了。
“等”不是问题,“等一下”也不是问题,但是把等当做是偷懒的借口,就是你最大的问题了。
“等一下”算不算偷懒,心里没点数吗?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这句话是我非常认可的,但往往绝大多数的人在成为天才的道路上,会受到许许多多的诱惑,于是他们就顺理成章成为了普通人。
心理上的懒惰往往比身体上的懒惰更能毁掉一个人。我们今天所说的“等一下”不过是心理懒惰的一部分,也是迈向懒惰的第一步。
真正能够解决这种现状的方法是给自己设立一个可行的目标。只有心中有了明确目标,你才有动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之前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因为努力了才能看到希望。不要觉得现在看不到希望你就放弃,真正有大作为的人,往往是能沉得下心来,认认真真,勤勤恳恳的付出,而不是只会把“等等”“等一下”的话挂在嘴边。
希望每个在努力中的人,能够坚持,心怀感恩,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也希望处于迷茫期的人们,能够正确的看清自己的问题,端正自己的态度,早日前行。而处于懒惰期的朋友,希望你们能够认清当下的社会,我们的社会从来不缺勤奋的人,假如还是将“等一下”放在嘴边,下一个淘汰的人可能就是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