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笈二:记忆(下)
接下来就是要颠覆你的认知的时刻了。
1.被误解的遗忘
遗忘在我们看来是十恶不赦的,我们恨他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一顿胖揍。
但事实上近期的实验颠覆了整个人类对遗忘的看法,遗忘有很多好处!
1.遗忘是大自然中最精致的“垃圾信息过滤”功能,它能屏蔽外界的干扰也能屏蔽内部记忆的干扰,那么外界干扰是什么?你想想你一天接受的信息这么多,有人计算过人一天接收到的视觉信息大约12万G,听觉信息大约11万G!!!难道这些东西你都要去接受,去记住?这时候大脑为了“省电”,就会把99%的东西忽略、遗忘。内在干扰是什么?就是你内心中不断被触发的记忆,比如在看到老鼠这两个字,你的第一反映是老鼠狡猾的样子,然后也许会想今早还在家里看见了一只大老鼠,也许想到了猫和老鼠,你的思绪就远了,遗忘使得人的大脑能够专注于某一件事,只让该出现的信息出现于脑海。比如说你在看这本书,如果你没有选择性遗忘,你就根本无法专心的看。而且大脑还会把七零八碎的思维都挡住,不让其跑出来打扰你,免得你一边看书,脑子里一边蹦出某首歌的歌词、某本书的标题或某个电影演员的名字来。脑神经学家称之为“专心的遗忘”,是不是感觉很霸气,事实上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一现象。比方说,你要输入一个新换的QQ密码,就必须暂时遗忘(屏蔽)掉对老密码的习惯记忆;要说英文单词的时候,就必须克制自己不要脱口而出母语中的对应词汇。当然“专心性遗忘”有好处,必定有一些“不痛不痒”的副作用啦,比如说,当我们完全沉浸在某个话题、某项计算或某部小说的情节中时,哪怕最常用的名词我们也可能会一时说不出来:“你能不能把那个什么,怎么说来着,吃东西用的那个,递给我?”“筷子!”
2. 遗忘的另一大令人大跌眼镜(至少使我大跌眼镜)的特性就是——它很像我们的肌肉锻炼--先损耗,后增长。像我们跳高一样,你必须先弯下膝盖,也就是说你必须先“降低”身段才能跳得更高。大脑也是如此为了更好的记忆,先遗忘。
因为遗忘这一个机制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其作用也是其为重要的。这也就意味着,只要你不重视这个东西,大脑甚至不会被你的大脑接收,而且必然会淡忘。这也意味着,记住一个东西,重复提取回忆是必然要经历的,而记忆方法的高效只能减少重复的次数,缩短重复时间 只能减少重复的次数,缩短重复时间 只能减少重复的次数,缩短重复时间
所以遗忘这位大哥让我们明白了,一定不要幻想这一劳永逸,当时记得滚瓜烂熟只会维持一段时间罢了。学习路上是不存在偷懒的。
3.遗忘其实还能促进记忆的牢固
我们在提取某项记忆的时候越是大费力气,那么在得到之后,该项记忆的提取能力以及储存能力就飙升得越高,也就是学得越扎实。
比约克夫妇把他们的这个新理论中的这一条法则称为“必要难度”。
以前,人们的常识以为,记得越快学习效果越好(存储越容易,提取就会越快)。
但是近些年,最新实验发现了与常识相反的结论:存入与提取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存入记忆容易,提取出来会不容易;反之,如果你有些吃力地存入,那么,提取会更牢。(比如,你随手把记忆纸条丢到书包里是很难找到的,相反,如果你不是随便扔,你废了很大的气力把这张记忆纸条安置在一个好地方,那么你要找到就很容易)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反驳我:怎么有的人就是记得快,又不会轻易遗忘呢?其实这些人有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就像我们上文说到的单词记忆法一样)而且他们其实在心里重复了很多遍,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我们的常识是要在课堂上记笔记。但是,根据刚学到的必要难度原理,在课堂上记笔记不能老师边讲边记笔记,因为你会听得太明白,写入太容易,但是大脑那块硬盘未来会不易提取出来。反之,如果我们只写一些关键词,或者我们略微增加一下写入难度,比如晚上回到宿舍或者第二天再写笔记,实在不记得再找同学借他的笔记看,这样有些困难地存入,会记得更好并真正学会。
不要想不起来就看书,因为这样没有难度,你的提取能力提升的有限,要尽力回想,实在想不起来,看书的时候只看一点点,给自己一点点提示,再次尽力回想
而且你完成后的成就感也就越大,而人类的天性就是:对有成就的事不断地回顾,打个比方,我参加一个篮球比赛,在最关键的时刻命中了一个球,我的成就感会很大,比完赛后,我就会不断的回想当时比赛的种种情景,甚至睡觉的时候,大脑会自动回顾这种种情景,正是这一次次的无意识重复,这就构成了我最难忘的时刻(顺便提一句,导演法的“短视频”也是可以无意识的重复的)
大心理学家巴利克也给出了解释,“时间跨度越大,你忘掉的词也就越多,你回想的的难度也就越大,但是你也能因此发现自己的弱项在哪里,从而加以纠正,”巴利克说,“你会发现那些媒介,也就是你学习时用的提示、联想、线索等,究竟是有效还是无效。如果是没什么效果的东西,你自然会找出新的来取代。”
所以这个给我们的启示是:遗忘是正常的现象,而且我们还要感谢遗忘。正是有了遗忘,才可能出现提取难度的增加。
环境对记忆的影响
你听说过仅仅通过改变环境就能增强记忆吗?
这又一次打破了我对学习的认知
我以前认为,搞学习就应该要有固定的习惯、固定的日程、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时间,专心学习,别的什么都不要管。在家里或者图书馆里找个安静的角落,在那一个地方学习相当长一段时间。然而这个实验打破了我的这一个认知。
最新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学习的时候我们是什么感觉、在哪里学、在什么地方学等,以及人的情绪状况、专注程度、直觉感触等,都会对考试成绩产生影响。
也就是说:只要改变了环境,成绩也会提升,你在一个环境里学习了1小时,换个环境再学习一小时的效果,远远大于在同一环境学习2小时(一定要注意这里的“环境”和我们现实生活中说的环境不同,它包括内在心境,包括开心、嫉妒、焦虑、躁怒、自信等,而且用的感官不同,也是不同的环境,比如用耳朵听,用眼睛看,是不同的环境)
为什么仅仅改变环境,成绩就会提升?打个比方,你就会明白,把你外婆家当成你要记忆的一个知识,如果你只用一种环境记忆这个知识,那么就好比你去你外婆家的路只有一条,如果你不经常走这条路,这条路就会杂草丛生,所以你就找不到你外婆家。
但如果你在不同的环境下记这个东西,就好比你走不同的路去外婆家,当考试的时候,这条路走不通,不会无论怎么都记不起时,因为你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走通嘛,你就多出来一条生路。
其实我们记忆深刻的东西都是在不同环境记忆过的,比如,你同学的名字出现在,教室里,走廊上,路上,食堂、寝室、操场、额,还有网吧,这样我相信你打死也不会忘了这位同学。
多环境的输入记忆不仅提供了许多记忆路径,而且还有一个好处,会使我们回忆时像福尔摩斯破案一样有趣(因为每条路都会相互给予线索,比如说走这条路的时候,虽然走不通但是也会知道,外婆家在东边还是在西边,等你走下一步的时候就多了一条线索)
举个例子,我们想要回忆起某个演员的名字。于是我们会回忆最近和朋友聊起他时的情景、回忆在电视节目上的精彩片段,回忆起浏览网站的评论性语言……就这样,这多条路径相互提示,最终搜索出他的名字。如果我们在多种环境下学习,那么我们在考场回想一个知识点的时候,会想起课堂上老师的讲述情景,会想起晚自习同桌讲过这个知识点的情景,会想起你吃饭的时候曾经记过这个东西。
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要“开发”多条路,你空余时间可以在教室外不同的地方记单词,晚自习如果允许换座位,可以换。在家里学习的时候,时不时换个房间...高兴时学习,不爽时学习,有同学的时候讨论学习,老师讲课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些都是“路”啊。
举个例子,周围有同学在讨论线粒体的颜色的时候,我就会马上开发一条路,首先明确目的地(外婆家)——线粒体的颜色是蓝绿色。情景是同学在旁边讨论。讯速的模拟一遍考场情景——遇到线粒体+颜色,模拟我在考场回想这个场景(如果你不这样的话,在考场你就会出现那种很坑爹的情况:能回想起当时同学们讨论线粒体的情景,但就是想不起来最关键的线粒体的颜色。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模拟,打个比方,模拟就像修路,你不模拟,你的“路”就杂草丛生,你模拟一遍,就变成小路,再模拟一遍,就变成马路,模拟几遍后就会变成高速公路,那时候,看到线粒体就想到蓝绿色。不过当时你只需要模拟一遍就行,毕竟模拟几遍太无趣了,也没有难度,不符合上文说的必要难度原则)。
老师在课堂上讲线粒体的颜色的时候,这时候就要注意啦!老师的声音是一条路,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也是一条路,再像之前一样模拟一下。如果你这样做了,到了考试,你可以回想同学讨论时的语音,可以回想老师在上课时候的语音,可以回忆老师在黑板上写得大大的“蓝绿色”。这样你的记忆就有了几重保障,就算你一时想不起来(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专心的遗忘”)你也不会陷入死胡同里。
你知道世界上运用环境力量最强的人是谁吗?是很神奇的患者(大脑有损伤,导致他不能理解抽象的东西),他叫舍列舍夫斯基,他的记忆本领已经高超到了让人无法解释的地步,比如,他可以在15分钟内记住一整个矩阵中毫无排列规律的数字,而且能在一个星期之后、一个月之后甚至10年之后,都还完整地记得。不仅是数字,还有单词表、诗歌、文章选段等,他也同样能记得又快又牢,而且不仅是用他的母语俄文能够如此,用完全不熟悉的外文,比如意大利文,也能做到。一段闻名于世的合作研究开始了。40年间,鲁利亚把舍列舍夫斯基反反复复地考了又考。对于他那迄今为止人们所知道的这个世界上博大、精准的记忆力,鲁利亚进行了全方位的彻底探索。鲁利亚对舍列舍夫斯基那包罗万象的访谈内容都详尽地记入了他的著作《记忆大师的头脑》。
书中写道,舍列舍夫斯基具备一种被称之为“联觉”的能力,就是能把各方面的感知都串联合并到一起,而且格外清晰生动。比如,声音是有形状、有颜色的,字母是有味道、有香气的,“甚至连数字都能让我联想到图像,”舍列舍夫斯基告诉鲁利亚道,“就说数字1吧,这是一个体格健美、充满自豪感的男性;数字2,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女性;3是一个满心愁苦的人……再比如说87,我看到的是一个胖女人和一个捻着两撇翘胡子的男人。”他给每一桩他记住的东西都冠上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提示,不但包括了他内心生成的图像,也包括了学习时外在环境的诸多细节,比如鲁利亚说话时的那种音色。舍列舍夫斯基无论回忆什么都能做到巨细无遗,单词也好,数字也好,声音也罢,全都如此,一次,他告诉鲁利亚说:“我想把脑袋里的东西写下来,这样我就不用再记着了,因此我开始把一些小事写下来,比如电话号码、别人的姓氏、该办的几桩差事,等等。可是后来发现,这一点也没用,因为在我的脑子里始终都能看见我写下来的东西。”他没有那个世人皆有的“遗忘过滤网”,而这常常使他十分苦恼。1939年5月10日,鲁利亚让舍列舍夫斯基记忆一份由他特意设计的有数字和字母的矩阵。舍列舍夫斯基对着那个矩阵审视了3分钟,随后稍作休息,便一点错漏都没有地全部背诵了出来,无论是按横排走、按竖排走、还是按对角线走。5个月之后,注意啊,是五个月啊,鲁利亚又一次用这份矩阵表让他作答,事先完全没有告诉他,就想搞突击测试一样,结果鲁利亚说:“两次答卷唯一的区别就是,后来那次答卷时,他需要多花一点时间‘恢复’上次答卷时的整个环境情形,直到他能重新‘看’到上一次我们坐着的房间、‘听’到我的声音,并再现出他自己盯着答卷时的画面。”舍列舍夫斯基为了“找回”那份卷子,让自己重新回到了5月10日的那次学习中。舍列舍夫斯基是一个奇才,他的记忆方法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所做不到的。我们不可能把学习时的周遭细节“恢复”得那么详尽,我们无法创造出如此多的路径,。但是,舍列舍夫斯基对多重感官提示的借助,包括声音、图像、感觉等,仍然让我们对应该如何充分利用一切环境条件有了很大启发。我们可以尽可能运用环境的力量,我们也能很容易做到成倍地增加记忆力。
这篇文章的内容部分取材于:
一本关于记忆的史诗级著作《如何学习》
这本书作者是本尼迪克特·凯里,《纽约时报》知名科学记者。拥有科罗拉多大学数学系学士学位和西北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从事医学和科学类新闻报道超过30年,深度采访过众多脑科学、认知心理学领域专家学者。因为作者的职业,从事医学科学类的新闻报道,这各职业要求他具备把前沿的所有的科学成果变成他自己的知识,再转变成权威性报道,这也要求他具有高效的学习和吸收方法,不然这记者就当不下去了,《如何学习》这本书介绍的,就是他总结的一套颠覆传统的高效学习法,而且整合了很多脑神经科学,认知学的知识。
推荐大家阅读,这波广告就不去收作者的广告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