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魏书生老师学习
——《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
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中心小学梁娜茹
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一直是我的案头书,在刚入职做班主任的那些年,每学期开学前一天晚上,我一定是翻看着这本书,在这本书中获得设计《开学第一课》的灵感。今年寒假,我再次打开这本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魏老师在书中讲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吸引他为集体出力,为集体流汗,为集体贡献出一些个人的东西,吸引他为集体倾注心血。倾注得多,感情自然就会深起来。……我坚信,适当地吸引学生为集体做一点奉献,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集体、对社会的热情和爱心。”
魏老师的班级教室里有毛巾,脸盆,花木,金鱼,香皂,痰盂,窗帘等八样东西。这八样东西来自学生捐赠,或者班费购买。并且后续还有人承包,管理好这些物品。魏老师通过让学生们给集体做贡献的办法培养学生的热爱集体的品种。
这让我想起我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的一点小做法——
在每年的开学第一课上,我都会给学生们讲《烤火与添柴》的故事,与学生共同探讨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告诉学生,我们的班集体也像是一个火炉,每个人都往炉子里添柴,炉火就越烧越旺。若只烤火不添柴,火灭是自然的。
为了让班级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我还会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天堂地狱的长筷子》:天堂里人人红光满面,鹤发童颜,喜气洋洋。而地狱呢,众鬼们骨瘦如柴,尔虞我诈……地狱与天堂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可是,据说天堂的人和地狱的人,在生活待遇上是一模一样的,吃饭时的用具呢,也同样是一模一样的。那就是一双比手臂还长的筷子。
天堂人吃饭的时候,拿起那长长的筷子来,夹起美食,可他们不是往自己口中送,而是送到了其他人的嘴里。地狱人争先恐后,夹起美食,因拐不过弯来,可怎么也送不到自己的口中,急得抓耳挠腮,无以名状,最后只得饿成了鬼……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就是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就会变成鬼,下地狱。而想着他人,想着大家,就能像生活在天堂里一样快乐。
两个故事,让学生爱集体,爱同学,为良好班集体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写日记要坚持天天写,就像是一场长跑。写日记是每天自己与自己真实的心灵对话,在对话中,能认识到错误,得到激励,所以,魏老师管让学生坚持写日记叫“道德长跑”。
看到这些内容,我也想到去年我教三年级让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事情。
最开始我是借助教材,给学生讲了日记的写法,强调了格式要规范。然后我和学生们在教室里共读了绘本《蚯蚓的日记》,看,蚯蚓的日记,多简单,每天只是寥寥数语,可我们读起来却感到妙趣横生。这样的日记,大家会不会写呢?这样的引导,消除了学生对日记的畏难心理。
接下来就提出我们也要写日记的要求,当然是以活动为载体——日记长跑30天挑战赛。刚开始,不敢时间太长,从国庆节开始,坚持写日记三十天。为了激励学生,我分阶段设置了奖项:坚持10天,得到一张小奖状;坚持20天,奖励《蚯蚓的日记》电子版图片一本;坚持30天,得到一张大奖状,还有一次去学校心理咨询室参观的机会。
学生的劲头很足,结果还没到一个月,10月18日,因为口罩的原因,转为线上教学了。但日记长跑我还是坚持下来了,而且是坚持了一个学期。有的孩子竟然写了五本日记。我说,这就是你们自己写的书,学生们也明显感到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魏书生老师,就是我班主任成长路上的一颗明星;《班主任工作漫谈》,就是我班主任工作中的行动指南。知己不足而后进,望山远岐而前行。今后,我还要在班级管理中多向魏书生老师学习,学习他的守正创新、爱生敬业,坚持读写,让自己在班主任这条路上成长更快,更学生受益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