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现在的东家刚2年几天,满打满算工作已经近四年,正打算选择新的路。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想离开,而且是前所未有的想要离开。想来想去,现东家留在我脑海里的印象应该就是关系导向、无目标、推责任。
作为一家持续经营几十年的企业,凭借改革开放、行业先入者等优势,成为了行业里的佼佼者。但今天它已经开始走出了颓势,也许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深化了人们的认知,也许是护城河红利已经到头,亦或者是已经失去目标……总之,它已经出现了增长危机。作为一个不够成熟的职场人,要我用一个词来描述现在的东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死海效应”。
特意去百度了下死海效应的百科定义: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力强的员工容易离职,因为对公司内愚蠢的行为的容忍度不高,也容易找到好工作;能力差的员工倾向于留着不走,也不太好找工作,年头久了就变中高层了。
去年以来,公司就一直在喊着改革,CEO换了两个,各个部门的小组换来换去,然而啥变化好像也没产生。营销依旧不懂营销、不做营销,培训依旧讲着那“熟悉的故事”,客服和柜面依然不懂得处理基本的业务……插个真实的故事,有个同事三月上旬在我们部门,下旬去到隔壁部门,四月又调回来了,但没过多久又被调回去了。反正这几个月,他做的最多的是就是收拾东西换座位。这种换汤不换药的事情背后体现出的其实是思维和逻辑的僵化。改革来改革去,也没改掉什么,出现的问题倒是也没改掉。
上上周,在小组开会时,跟组内的同事聊了很多,我的主管是一位在公司待了二十多年的老人,他的一句话让我特别印象深刻:“回到二十多年前,我会去跟我身边的同事处好关系,因为现在的很多公司高层现在都是他曾经一起共事过的人”。
这话对我来说特别触动。再没有比一个二十多年的老员工发自肺腑的话语更能说明公司问题的了。从他的话语能够无比清晰地反映公司员工的导向——即便已经在两年多的日常工作里已经深刻感受到。两年多的经历让我感受到,死海效应真的很可怕。在这里,创新是错的,优化是错的,任何的改变都是错的,只有沿袭才是对的。在这里,关系是第一的,只要关系到位,公司制定的规则也是可以突破的。
两年不算长,但是对于职场来说,在这里的两年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但也了解到不想去的公司长什么样,也算是一点教训。职涯漫漫,继续升级打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