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的活动合格吗?很多线下活动组织者会陷入一些误区,做活动只在乎浏览量和报名量,很少会针对活动数据做一些比较精细化的运营,从数据曲线细微的变化中发现活动问题。
完整的数据分析过程包含6个步骤:确定数据分析目的及思路、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展现、报告撰写。
作为一名合格的活动组织者应当随时注意活动的关键数据,掌握活动进展,把控发展方向。
本篇文章主要是从线下活动关键数据的角度帮你的活动把把脉。
1、页面访问
毫无疑问,页面访问量非常重要,常见评判标准有UV(独立用户访问)、PV(页面浏览量)
使用目的:了解整个活动运营情况
呈现内容:网页/手机端访问量、报名统计、转发量等等
数据分析:了解活动推广过程中的效果,如下图所示是一个线下会议报名访问量后台统计图表。某个时间段访问量陡增是因为有合作伙伴给推送了活动;规律性的访问量下降是因为时间处于周末,大家都在休息,查看活动的人少,导致页面访问量会略有下降。
每个曲线都代表了背后所隐藏的一系列动作,我们要做的就是分析挖掘这些信息。
图1.报名统计
2、渠道跟踪
针对线下会议,每次活动主办方都会安排多个渠道进行推广宣传活动,但是选完渠道并没有结束,我们需要对各个渠道进行数据效果监测,及时调整宣传策略。
使用目的:跟踪各个渠道的推广宣传效果
呈现内容:代码名称、链接、类别、PC和移动端的访问数、报名人数、报名成功人数等等
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从UV、PV、付费率判断出渠道用户量级(推广力度)、质量度、付费意愿度,有了这些数据的参考就可以及时跟数据暂不理想的渠道进行沟通,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
图2.渠道跟踪统计
3、流量来源
除了宣传渠道需要跟踪,你的所有的活动流量来源也值得你去关注,这些地方都是你的直接用户聚集地
使用目的:了解所有的渠道来源
呈现内容:来源域名、广告系列来源/媒介/名称/字词/内容、PC和移动端独立访问数、报名人数、报名成功人数
数据分析:通过查看流量来源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1)用户量级大的来源——流量(2)用户精准度高的来源——转化。这些来源可以说是合作的渠道我们官方的推广人员选择的传播渠道,对于我们今后同类型活动的推广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图3.流量来源
4、参会者行为统计
使用目的:了解参会者互动动作及跟踪数据
呈现内容:参会者分享带来的访问量、报名人数、报名成功人数
数据分析:通过这样的行为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3个结论(1)活动内容是否有趣,能够吸引用户——活动流量(2)分享奖励的这种形式对这部分人群是否有效——分享人次(3)人群是否精准——分享转化。有了这些数据参考,下一步我们就要针对活动内容或者是分享触发条件进行一些调整,优化整个流程。
图4.参会者分享统计
5活动效益
品牌宣传,我们无法用数值具体估算,门票、展位、赞助、现场交易等项目均是可以用交易额来计算的
使用目的:本次会议效益情况
呈现内容:门票收入、交易额、赞助商、下载量等等
数据分析:如下图所示门票收入为例,我们可以跟踪每日收款情况,对活动收款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问题就要及时去调整收款策略。
图5.收款统计
6人员信息
使用目的:统计人员参与信息
呈现内容:签到信息、展台来访信息等等
数据分析:分析用户整体到场率(实际到场用户/ 报名用户*100%),各个会场到场情况,各个展台的用户数据。会场签到情况能够反映会议质量、内容是否足够吸引用户,或者说是是否精准;各个展台的获取的用户数据能够给予展商带来非常精准的客户反馈,便于后期的跟踪回访,也可以对这类用户的具体信息进行分析,勾勒用户画像。
图6.签到统计
其他例如一些报名表单的收集分析
文中的数据截图均来自百格活动管理系统
活动数据的监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明确的活动目标,理论或思维支持,对应的策略指导,正确的工具选择。我们要做的就是分析挖掘隐藏在数据曲线的信息。
现在扪心自问,你的活动合格吗?
欢迎下方评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
微信关注:“百格说”,后台回复“PPT”或者“方案” 获取千份资料(注:需分享文章)
微信关注:“百格说”,后台回复“PPT”或者“方案” 获取千份资料(注:需分享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