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书

作者: 望远山而力行 | 来源:发表于2021-03-06 23:42 被阅读0次

大学的课程一定要配带着一些书,扩展宽度来学习,仅靠课本是不行的。上学期就是这样,况且平日没时间复习,学的一塌糊涂,只是考试周熬熬夜勉强过关。

这学期的公共课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教育学2,还有现代教育技术。《毛泽东选集》是一套很好的书,上学期看到有个学弟买了一套在看,本想借来看看,可惜他带回家了。况且这门课的重点已经不在毛泽东思想了,重点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以暂且没看,但学习通里的拓展资料还是非常多的,这几周还在了解马克思,尽管上学期学了。

至于教育学的书,也暂且没有发现合适的课外书来看。

在专业课的拓展阅读上,外国美术史老师推荐《艺术的故事》,这本书很大的一个特色是通俗易懂,我在后记看到翻译的作者说是写给十四五岁的青少年,我顿时感到有些难过,因为这本书并没有想象的好读。原因在于我的文化底蕴真的很少,所以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读书越多,积累越多,那就越容易提升阅读效率,因为可以联系的知识点多了。

而民间美术史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不了解农民和农村就不了解中国,同样,不了解以时代乡村农民为传承主体的民间美术,同样也不会真正了解中国艺术的文化根性。

美术是与文化,与人的生活具有联系的,息息相关的,不能单独来看待,通过这种知识的联系,更容易有个全面深刻的了解。

说到农村,我便想起一本必看的书籍,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这本书来拿读一读,一定能让我更好的学习民间美术史。

没想到这本书还很便宜,又看到店铺里有19.9任挑三本的促销活动,忍不住选了三本只听其名,或看过介绍推荐,但没有详细阅读的书《月亮与六便士》丶《红与黑》丶《茶馆》,希望空闲之余,多多看书。

而心理辅修群的老师也发了上课需要的书,今天也按照老师对书的作者和出版社的要求,一口气全买下来,分别是《社会心理学》丶《人格心理学》丶《变态心理学》丶《实验心理学》以及《心理与教育测量学》。其实完全可以当做平日里的书来看,只是有了个老师来进行详细的讲解,那一定能学的更好。

晚上睡觉前看b站,突然刷到米勒的素描手稿,非常的打动人,包括作者简历上的一段话:米勒穿行在法国田间地头,日夜与农民相伴,作品画风,朴实,厚重,接地气。作为外国美术史的一位重要级画家,我暂且还没有对他有深入的了解,但他的代表作《拾穗者》可以说明他是个关心农民的画家,我很想临摹几幅,手机上看不清,便买了本画册。

对比在家里和在学校的生活方式,学校的环境是更容易静下心来学习的。大学迷迷糊糊已经过了三分之一,除了应该去锻炼的活动之外,通过读书,对外部世界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是非常值得的。

相关文章

  • 多看书,多积累!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整理了一些之前买的书。以前看书都是大概的看下,从今天开始要认真看书。多积累些分享观点! 文案训练...

  • 多认字多看书

    为什么要小宝学习认字,因为要看书。 为什么要看书,因为看书可以懂得道理、体验情感、拓展视野、增长见识,从而不会变成...

  • 多学习多看书

    昨天休完产假的同事和我聊天,问我教师资格证面试要注意些什么?我很惊讶。她说,她笔试过了,这个周末是面试的时候...

  • 多读人少看书

    我说的是多读人,不是看人,是少看书,不是读书。其实书这种东西你只是看,就是这么翻着,看上看下看里看外又有什么天地嘞...

  • 不看书有多可怕

    1、没有灵感。 2、思想停滞不前。 3、没有创新力。 4、不清楚世界的变化。 5、不了解未来的走向。 6、不能更好...

  • 多喝咖啡少看书

    以前自己最喜欢看书,基本上每年要看至少二十本,现在看的很少了,每年大概看完的就一两本。 我觉得非常好 看书是个好习...

  • 看书多,怎么了

    也许,你也遇到过这样的灵魂一问,“你看了那么多书,都白看了吗?”“你看了那么多书,还是这么的接地气,本以为你会与众...

  • 0329 晨间看书好处多

    早上我通常都是5:50左右起床,一般情况下都是昏昏沉沉的,上了地铁刷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每天早上看些文章,感觉脑...

  • 我的生活

    多看书、多学习。

  • 多看书 多旅行 多尝试 多思考

    你一定要多看书;看书时最便利的成长利器,起初不用太在意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先看再说,看书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看得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多看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le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