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是世界上最为传统和历史悠久的教育大国之一,其教育理念和成果先进而深邃。在早期教育领域,英式的教育理论、教育体系、教育方法和教育实践都处于世界的前沿。从适用性角度出发,英式早期教育具有更为适合中国婴幼儿发展和社会环境需求的独特魅力。
小喵老师希望给大家介绍完之后能给大家对于教育孩子的一些思考。
集中与分散式教学
英国的学校教育始终保持着课程教学和个别辅导两个系统。任课老师主要职责是面向全班学生系统授课。由辅导教师组成的个别辅导系统,会负责对同一级儿童进行个别辅导。这种双轨并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既发扬了班组授课制系统讲授、成批培养、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的优势,又克服了其在因材施教上的不足,充分照顾到了每个儿童的个体需要和个性发展。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SK早教科学性地将此教学方法首创性地植入早教体系。所谓集中式教学就是指我们的早教课堂。而分散式教学是指宝宝在非课堂时间在中心玩耍的时间,由我们专业的老师对个体宝宝进行关注与评估。我们会以宝宝为主体,鼓励他自由享受玩耍的快乐,同时,工作人员会从旁观察,给予鼓励,并适时地给予指导,寓教于乐,促进孩子对教学目标的巩固和吸收。
以儿童为主体
英式教育中的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提纲挈领地讲透教材的主要内容,然后进行巡回解答和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说是教师围着学生转,是学生与知识、能力间有机嫁接的桥梁。
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采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这种以儿童主体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始终处于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积极状态。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习获了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培养和锻炼了发现知识、探索真理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SK早期教育的课堂上,由专业老师带领家长与宝宝充分互动,同时全身心地关爱每一位宝宝,观察他们的反应和表现,以及欲求,并通过科学的引导全方位地开发宝宝潜能。老师们会在课堂上随时观察宝宝参与活动的反应并围绕宝宝的反应进行活动。
例如音乐课上发现宝宝们都喜欢在地上敲,老师们也会愉快地把指令改为“大家像XX宝宝一样在地上敲敲看!”并以此鼓励宝宝们独立探索,同时通过对比,了解声音不同但节奏相同的原因。
规则意识的培养
无论是在英国的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中,对于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英式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会将行为规则的意识渗透到一切日常生活以及孩子游戏、玩耍的过程中。同时,这种规则又是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为孩子着想的前提下实施的。
在SK早教实施过程中,点点滴滴都注重于孩子天性的释放和秩序性培养的完美融合。比如,在课堂中我们会指示宝宝每次取教具只拿自己的那一份,拿走别的宝宝的物品,要学会主动归还,用完后尽量自己整理好并放回容器里,同时必须对每一次这样的行为给予回应。同时鼓励家长在家也这样与宝宝收发物品玩具,并以此而自然地让宝宝学会帮家长一起整理,从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培养独立性、创造性
在英国幼儿教育中,老师很少用讲课的方法传授知识,而是以小组和个别辅导为主,鼓励宝宝通过自己的操作和探索得到知识。通过宝宝的独立探索,来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力。同时在活动中,老师从不强调答案的唯一性,对宝宝提出的各种解释,只要有合理因素,或者有想象力,都给予很高评价。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结果先于过程”,就是指在做一件事之前,先把要达到的结果告诉孩子,让孩子们照着这个“结果”来实施过程。由此,孩子们努力的目标也逐步变成了真正的“照葫芦画瓢”。在这样的模式下,孩子本真的天性、鲜明的个性、无限的想像力、独特的创造力都会逐渐褪化,继而逐渐丧失。
SK将过程艺术的概念和方法渗透到早期教育的各个领域,强调“过程先于结果”,认为过程是最具趣味的。无论是创作的过程,还是探索的过程,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观察和关注这个过程,并在过程中适时地加以引导,是早期教育的重点。
对孩子的纵向评价
中国的父母喜欢拿别人的宝宝与自己的宝宝做横向比较。而英国教育中,每位老师都会为其所教授的学生设置成长档案,将学生的每一次活动及每一次进步都记录在成长档案中。采取对孩子纵向评价的方式来发现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不是拿别人的长处比自己的短处,而是看自己的宝宝本身比以往有了哪些进步,这样的纵向比较不仅不会为孩子带来挫败感,反而会增强其成长过程中的自信心。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SK的早教课堂很好地诠释了亲子课堂的意义所在。那就是在达到课堂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基础上,要给予每一位宝宝充分的关爱和关注。同时,早教课堂不仅要教宝宝,还给父母做出了充分的育儿指导和示范,不仅教宝宝,更教家长如何带宝宝。老师不仅仅要出色地完成授课,还要同时关注每一位宝宝,观察和关注他们的课堂表现,与上一节课程同一锻炼目标的发展对比并对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做出充分的设计和评估,以此来促进宝宝成长。
小喵老师说
教会爸妈,学会亲子高质量陪伴,只愿你们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