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乙卷42题非常有意思,这道题设置的情境是给了东汉四位良吏通过施行仁政解决了当地的虎患的材料。在周宏老师的建议下,我按照审辩式教学七步追问法给学生讲了这道题。对话如下:
我: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东汉四位良吏通过施行仁政解决了虎患。
我: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老虎那么通人性?还能辨别仁政与暴政?
我:这是你的疑问,你觉得老虎可不可以辨别?
学生A:不可以,动物园里老虎只会吃人,谁敢和老虎讲仁政?(全班哄堂大笑!)
我:那这四段史料为什么会这么记载?
学生B:老师,这属于虚构,目的就是宣扬儒家仁政思想,因为西汉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所以东汉时期会出现这样的记载。
我:分析的很有道理,那你觉得这道题在考查什么?
学生:……
我:史料的辨伪。比如大家熟知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鸿门宴,虽然《史记》属于第一手史料,但是鸿门宴中所记载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以及每个人物的座次等这么详细的内容很是让人怀疑,因为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鸿门宴发生在刘邦登基前,这些内容不排除口口相传带来的不真实,因此我们需要考证。类似的题型有考查阿房宫的那道高考题。
感悟:我们在看待高考题的时候,用周老师的话说就是:我们不要“跪着”去朝拜,而应该以“游戏规则”的心态去研究和审视高考,知道高考要求的“一核四层四翼”在各学科如何落地,知道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了解新课标,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带领我们的孩子拨开云雾见明月!(摘自郭龙飞 山西介休十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