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长安有一个人在他27岁那年发下宏愿,立誓“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宁可就西而死岂可东归而生。”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于是便告别故乡,开始了西行求法之路;虽然前途是九死一生,但他坚定初心,步履不停。
一路前行达十七年之久,历经五十六个国家,最终达成所愿,到达了天竺国,求得大乘佛法。
在天竺国的时候,那里的国王叫戒日王。戒日王看他从东土那么远的地方到这里来,便坚持邀他一同参加五年一度,历时七十五天的佛教辩论大会。
参加此次大会的有18个国王,3000多个大小佛教学者,以及其他外道2000多人。大家同时与他辩论,竟无一人能够难得倒他。最后被大家称之为大乘天。
然后从印度及中亚地区带着共526筴、657部的梵筴佛典,就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长安。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从这里我们能看得出来,他的归来,大家有多么的轰动。
他就是玄奘法师。后来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为了记载这个历史的时刻,还专门为此写了一部小说,这部小说的名字就是《西游记》。
看完玄奘法师的故事,让我此刻突然想到了知行合一的真谛。什么叫做知行合一呢?
阳明先生说:“首先是要发愿,要从自己的内心虔诚的发愿,发愿以后就去做,就要把它做成。”
我认为玄奘法师是真正的知行合一的实践者。而反观自己平时有时候比如说想做什么事情,反而是假大空。
为什么说是假大空呢?比如说我想要学习英语,我就去买了几本书,报了一些课程就想着就这样就能学好英语了,但是后来呢真的是十几年英语水平都没有变。
我为什么没有学好英语?是因为英语难学吗?我不这么认为,那如果说这么难学的话,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能学好?
进一步的反思自己,可能我只是看到英语可能会带来一些利益,而并不是真正的从自己内心虔诚的发愿;
另外由于想学英语的拖延懒惰,又没有实施真正的行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试问这样的学习怎么能学好英语呢?
又怎么能叫知行合一呢?这就是假大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