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一个邻居,也是共同走在成长道路上的朋友遛弯聊天,有段时间没有见她了,见到她并听她分享了她上了一个课程后的收获,她的眼神和语气显露了这段时间她的变化,从她坚定地说想交钱跟这个老师走两年,清理下自己时,感受到了她那想强烈走出自己的欲望,真的很祝福她,和她的交谈,也让我收获颇多,简单记录总结下。
1.一个女人想控制这个家里的人,那么这个家最多就是这个女人的样子,家里人都没法做他自己了。正如,我们去控制孩子一样,真如我们所控,那么孩子长大后甚至还不如我们现在。
放手吧,给家人留有空间做他自己,这个家才是多姿多彩的,不要被自己搞成灰度的单调。
2.不要急于期待成长路上的美好愿景,走好脚下的路,脚下的路踏实了,手头的事顺溜了,才会有以后的成长空间。
而我就是急于求我期待的那个愿景了,那个目标和现实的差距,常把我撕裂,没有远景,当下的路就是要走的,就是把自己先捋顺了。
3.成长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我们想要一个怎样的孩子,首先我们先做一个怎样的人;我们想要老公怎样对我们,我就先怎样对老公。
这个问题,头脑早就知道,但是似乎已经不知何时又把他付诸脑后了。现在问问自己,这些问题仍然觉得新鲜,我在乎自己吗?我做我想吃的饭,穿我想穿的衣,做我想做的事了吗?我爱我自己吗?孩子不爱吃饭,那么我对待吃饭是怎样的态度呢?说自己不挑食,实际上扪心自问,我是真的不挑食,还是从没问过自己的胃口呢?面对不爱吃饭的瘦瘦的孩子,愁得一天三顿饭围着孩子转,这样会有期待,孩子达不到我们期待会更加愤怒。何不做自己爱吃的饭菜,让自己对美味的品尝消化的感受神态,去影响孩子呢?这样,孩子即没有被我们强加期待,有空间做他自己,又学习到了爱自己的人生态度。
反思下,自己的模式和妈妈一样一样的,都是不挑食,委屈求全,没有自己型的。而爱看韩国剧流行剧的婆婆,却是我行我素,随心所欲,也造就了老公每天工作健身骑行爬山,阳光灿烂,就是内裤袜子都不会委屈自己的那种。而我就是连胸罩都不用买太贵的那种,我俩组成同一个家庭,却因为受原生家庭的观念影响,有着如此大的不同态度,这个不同的态度,也曾是我认为他的不求上进,随遇而安,也曾无数次争吵。而今看来,全然是在提醒着自己,丢了自己,不算活着,更不会给别人爱,做自己才是根本。
不忘初心,时常拿出这些问题来,见见光,别让久违的模式慢慢将他腐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