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6-15

2019-06-15

作者: Helen_a461 | 来源:发表于2019-06-15 20:26 被阅读0次

大家好,我是五组的晨树,Helen Xiong。我的三个标签是:

1 晚十早五,师法自然的人

2 回归真生命,感恩爱人的人

3 两个孩子的妈妈

今天,我想结合自己在亲子教育上的体验,分享学习“非暴力沟通”的心得。

做1.0践行的时候,我在反思的90天起起伏伏的过程时,发现家里人的状况对践行的效果影响很大。尤其是孩子,像我们中国人,作为母亲,孩子的教育和健康成长是我们至关重要的任务。如果在践行的过程中,没能给他们必要的支持,以至于出现各种问题,我想我们的践行也不能算成功。所以我不能孤军深入,一定要带着他们一起前进。

因此这次2.0一开始,我在喜马拉雅上就学习丫丫老师的易效能亲子课程。课程中讲到,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有两套方法,一是列清单,二是培养专注学习的二五学习法。在具体讲这两套方法是,丫丫老师很强调孩子的主动性,建议家长先帮助孩子接受要事优先,专注学习,早睡早起等理念。但要怎样帮助他们接受这些理念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心理范畴的问题。很多的经验和学习告诉我,亲子教育,主体不是我们,是孩子。这时候刚好平姐在带大家读“非暴力沟通”。真是一场及时雨。在这次的空中课堂里,我听到冯牧师讲,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可以总结如下:

始于:在冲突中表达爱

行于:事情观望,四个字。事是指事件,情是指情绪, 观指价值观,望指期望。在这里分别解释一下。

第一, 事件。事情的重点不是你怎么理解这个事情,事情的重点是你究竟实实在在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第二, 情绪。非暴力沟通很强调去表达情绪。因为表达情绪会帮助我们身边的人更明白我们自己

第三, 价值观。每个人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个事情,为的是什么

第四, 期望。这本书鼓励我们要清晰,而且可以勇敢地,坦然地向对方表达你的期望

最后沟通的结果是:双方清晰彼此的情绪和价值观,寻求超越你我的第三选择。

我感觉自己和孩子的交流,也因为这次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这里分享一件前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小女儿馨馨放学以后,按照易效能要事优先的原则, 我和她说好休息10分钟以后就去弹琴。过了10分钟,我叫了好几声她才从楼上下来,坐下来开始弹了,我仔细一看,亲谱上放着一本“丁丁历险记”,就帮她拿走了,这时她问我要手机,说老师吩咐得用手机的软件把一个日历打印出来。我看她去打印了,就转身去做饭,过一会儿没听到动静,心里惦记着她会不会在玩手机,匆忙炒了个菜。就上楼去看,还没到楼上,就看到她从姐姐的房间跳折芭蕾舞步晃出来,手上拿着我的手机和那张打印出来的日历, 一面说:妈妈妈妈,打印好了。一面敏捷地从我身边溜下楼。火眼金睛的老母亲从她那肢体语言就看出她刚才肯定在偷着看手机了,但我忍住没有说什么,赶紧跟着她下来了,走到钢琴边,她又突然往楼上走,说要去找一包零食... 这时疲惫的老母亲终于忍不住,一把抓住她的胳膊,大喝一声:不准上去。要弹琴了,拿零食干什么?小女孩吓了一跳,挣脱了,也冲我大喊:“我是去弹琴啊!我就是肚子饿嘛!不喜欢你!”然后就跑到一个卫生间里关上门。我一个人坐在楼梯上,非常气恼,一是因为孩子像泥鳅一样,不是看小说,就是玩手机,不肯坐下来弹琴, 二是因为自己又发脾气了,是典型的“暴力沟通”,心里感到内疚。这时我习惯性地停下来做正念冥想。像志伟教练说的,从一团糟的情绪中跳出来,成为一个旁观者。瞬间觉得神清气爽,深吸一口气。很多东西都在这一刻清楚明了了。我看到了自己想要帮助孩子的心愿,看到了自己忙了一天之后身体的疲惫,也看到了女儿在一开始休息的10分钟里看丁丁历险记的乐趣,还有她玩手机游戏的乐趣,还看到了她愿意坐下来弹琴,一回家就跟我约好先做作业再玩的时候想要把琴弹好的愿望。这时我立刻站起来,走到卫生间门口,刚好门打开了,馨馨抱着一本“丁丁历险记, ”走了出来,斜眼怒视着我,准备上楼。我温和的对她说:“妈妈知道你很生气,因为我刚才太凶了。对不起。但是妈妈实在是累,一边要做饭,一边还要进进出出的关照着你弹琴。” 馨馨果然转过身,对我说,“我不是不弹,我会弹的。”我顺势搭着她的肩,带她一起去吃饭。一边吃饭一边接着非暴力沟通。“妈妈知道你喜欢玩手机上的游戏,但是那对你真的很不好,会坏眼睛,还有很多别的坏处,科学家们发现,已经有很多孩子受害了。所以妈妈和姐姐都想帮你远离手机。看书很好,特别是丁丁,这么好的书,我也喜欢。但这一套书故事都很长,而且有趣,会吸引你一直看下去,实在不适合一回家就看。是不是可以先把作业一样接一样做完,留出起码半小时以上的free time来看丁丁?” 馨馨没吭声,但我感觉她是认可的。后来她坐到我身上跟我挤在一张椅子吃饭。我知道她这是谅解了我,接受了我的解释,想要体验爱的温暖。吃完饭以后让我惊喜的是她自己去弹琴了,这一次安安静静地谈了15分钟。弹完琴,我们一起玩游戏,非常开心。

后来她睡了,我记下这段经历,用非暴力沟通的知识来回顾。一开始是暴力沟通,因为我一心只想着让孩子弹琴,完全没有理解她的感觉。后来做正念冥想,是一个转折点,对于自己的需求,感受,孩子的需求,感受都比较清楚。在交流的时候先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再同理孩子的感受,这应该是对的。然后冯牧师说的价值观上的交流很重要。我知道馨馨现在处于这样一个状态,就是愿意弹琴,但是却经常被一些更有趣的事情吸引。所以我针对小说和手机对她的吸引力,说清楚它们的利弊,帮助我们在价值观上达成一致。当我心平气和地把这些都说清楚时,我觉得我也帮助她进入了一个旁观者的立场,把整个情况和我们之间的感情都看得很清楚了。我感觉这时候没有表达我的期望是比较合适的。因为毕竟学习是她自己的事,而且我知道她的性格,比较喜欢自己做决定。她在看清楚情况以后,放下了对一些乐趣的执念,自然知道自己最想做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后来想起来,她应该是在吃饭的时候就已经暗下决心要去练琴了。

在一边记录一边反思的过程中,我觉得非常感恩。当时我只是把情况都说清楚了,孩子自己身上就有那股力量会起来。这种力量其实是最宝贵的。我也想到自己有些地方应该可以做得更好。比如说在她弹完琴以后,不是一味地陪她玩游戏开心一场。这时候有一个进一步强化价值观的好机会。我可以问她一下,“刚才安静地弹琴,有没有享受的感觉? ” “现在全部把作业做完了来玩,感觉怎么样?” 只是两分钟时间,帮助她记住这些美好的感受。然后在晚上讲睡前故事时,也可以和她一起温馨地回忆这些感受,包括她当时一吃完饭就去弹琴时的心里的力量。当然,这次事件对我来说最重要的经验还是情绪控制。要对自己的怒火有意识,有觉知。以后要像叶老师说的那样,列出一个抗拒清单,当时的气愤就是一种抗拒,抗拒孩子的不学习。怒气在积聚的初期,就要有感觉,就要停下来,而不是忙着去改变孩子。每一次发脾气都是一次伤害,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大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中学会将来更好的控制情绪。对于这个过程,我也感觉以后要向周围有经验的朋友和心理专家学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够应对孩子对于她们喜欢的事情放任上瘾的习惯。

我这一次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从中就学到了很多东西,肯定了进步,也获得了改进的经验,还知道下一步要在哪些方面再多花时间去学习。所以在这里,我也想顺便建议大家要多做记录。我还可以把这件事情记在金勇教练倡导的小确信里面,或者是平教练倡导的感恩日记里。前一段参加家庭关系工作坊,听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陈百强教授说:夫妻长期在一起生活,会有很多摩擦,当矛盾越来越多时,有可能感情会渐渐走下坡路。这时,如果能够把生活中星星点点的美好时光都记录下,就会让幸福积聚,让感情升温。叶老师在100讲中说: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反思和记录相辅相成。他建议我们每天在晨间日记中计划,在晚间日记中感恩。叶老师自己严谨地写日记,作周检视,月检视事,年度检视,给我很大的启发。他说:“我们不仅要每天写日记,每周做周检视,同时我们还要对未来几个月进行前瞻性的计划与思考,并且每月检视自己所获得的成果与自己目标的关系。” 100讲的49到57讲是反思模块,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专门听这几讲。在1.0的践行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学习记录,找到最合适自己的记录方式。比如我列了一个表格,把每天的晨间日记放在一周的表格中,填写打卡记录,表格下面每一天也有一小块反思总结的空间。最开始记录的都是经验教训,现在慢慢加入完成的任务,小确幸,和感恩的内容。很多时候我都发现,在辛苦了一天,身心疲惫的时候,写完晚间日记,就有了成就感,重温了幸福的美好时光,又记录下了反思,心情就变得快乐充实了。我觉得真的像周国平老师说的,给孩子的最好礼物是一本成长日记,给我们自己的最好礼物也是一本成长日记。

这些是我在践行中,对于亲子教育,和记录的作用的一些思考和体验。谢谢大家聆听。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听到更多的小伙伴们精彩的分享。感恩同行。我的发言结束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6-1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ri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