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好的关系,历史类的书读的不多,不过看历史题材的电影也算是了解历史的一种方法吧。
昨天晚上去看了《长津湖》,回来以后写了很长的观后感。
影片用很多镜头展示了敌人的汽车飞机军舰大炮坦克。而我们的部队,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靠徒步行军。
敌人在吃圣诞节大餐的时候,我们的战士只能吃冻得硌牙的土豆。
敌人穿着皮大衣还在喊冷,我们的战士只有单薄的衣服却在零下三四十度的环境里潜伏。
敌军的飞机来轰炸,地面一片火海,隔着屏幕,我都感觉到了自己的恐惧。
在战斗场景中,镜头的节奏很快,只看到枪击爆炸和血肉横飞,有时候甚至都看不清敌我。
这一切只为了说明一点:敌我双方在硬件上差距很大,战斗是残酷的,胜利的取得是艰难的,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志愿军战士在开赴战场的火车上,看到了车外巍峨的群山,蜿蜒的长城,画卷般的北国秋色……这和后面惨烈的战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不愿意打仗,却又不得不打仗,舍生忘死无所畏惧就是为了保卫这美丽的国土。
就像是歌里唱的: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我在看了这部电影以后对这两句歌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电影里的主人公说“我们这一代把仗都打完了,下一代就不用打仗了”,多么幸运,我们是不用打仗的一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