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国藩识人之明(五)【504】2023-10-21

曾国藩识人之明(五)【504】2023-10-21

作者: 张东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23-10-20 20:13 被阅读0次

曾国藩识人之明(五)【504】2023-10-21

五、领导群才之真本事在于用人

曾国藩用人重在五点:

一、广收慎用

曾国藩幕府内外人才济济,几乎当时国之精英都想投靠这位识人用人之广的曾大人手下,更多的是想尽其才,干其事,虽有少部分的人混取名利。曾国藩的原则是“收之欲其广,用之欲其慎”,“宽以求之,慎以用之,庶临时无乏才之患”,“不轻进人,即异日不轻退人;不轻亲人,即异日不轻疏人”。

二、因量器使

曾国藩面对太平军十年之多,用人之广,涉军政、文书、枪弹、船炮、天文、水利,凡此种种,曾府内集人才二百余人,府外待候也有一百多人,涌现出一批近代科学家、军事家、制造家。曾氏识人而用其人,用其人而用其长,曾氏说:“虽有良药,苟不当于病,不逮下品;虽有贤才,苟不当于用,不逮庸流......千金之剑,以之析薪,则不如斧;三代之鼎,以之垦田,则不如耜。当其时,当其事,则凡财亦可奏神奇之效。故世不患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宜也。”

三、爱惜人才

曾国藩是个爱才之人,也是一个宽容大度之人。手下的人才有真材实料,有心高气傲的,有才具大堪,更有不知天高地厚敢于凌驾上官的,各色人等,世间均有,这就要考量一个领导人的气度了,虽有识人之本事,但没有用人之度量,人才还是会飞走的。

刘邦三顾茅庐,为找诸葛孔明不耻下求之器量,更是善于笼络人心,得“五虎”名将。

孙权敢于重要新人,周瑜堪比孔明,而周瑜后的鲁肃才是《隆中对》的原著人。

曹操更简单,推“惟才是举令”,是个人才尽得官,是以,天才之才竞相投曹。

但凡是个大才,均有其孤傲一面,刘备孙权曹操三位如果没有识人用人之术,何以在诸侯争霸之中形成三国鼎立达六十年之久。

曾国藩举荐左宗棠,但左氏前后均对曾氏有过冷嘲热讽甚至为了战事为失和,曾国藩一生得圆满,左宗棠一生尽其才,真是“相期无负平生”。

四、笼络亲信

领导者身边都不缺乏心腹亲信,一是重要大事需要心腹办理,二是一些私事需要亲信处理。能够帮助领导处理大事办理私事的都是心腹亲信,这类人物,随着领导者的事业发展,都会成为举重若轻的关键人,当然,他们的权利也利益也是一致的。

西汉初始,刘邦从一个秦末的小亭长,适逢陈胜吴广事变,也跟着集兵起义,这个过程中,一批跟着刘邦的心腹如樊哙、萧何、曹参、张良、韩信以及一批亲信夏侯婴、卢绾、周勃后来都成了非王即侯。

曾国藩对于幕僚心腹一旦确定其人品才华,一定委以高官重以厚禄,即使基层湘勇官兵,其收入都是正规绿营官兵的几倍甚至十数倍,这是曾国藩明白“合众人之力成一人之功”,一将功成万骨枯,众人之命换来的是皇上江山的长治久安,花点钱算什么,何况,这些高官厚禄是湘军从太平军那里夺过来的。除此之外,曾氏还会私信代替公文亲点私密之情,另外就是公开赠与曾氏腰刀,代表湘军立功者象征。

曾氏存世的非家书之信件,计有八千多封,其中绝大部分都写于剿战太平军的年月,毫无疑问,大多数内容都是关于行军打仗的事。这些信件,大多数由心腹幕僚所写,只有为数不多的信件才有自己添加一二页或全笔亲书。

咸丰七年(1857)十月,曾氏在家丁忧。曾国藩写信给老九曾国荃:“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阙一不可。余曾派褚景昌赴河南买白蜡杆子,又办腰刀分赏各将弁,人颇爱重,弟试留心此事,亦综理之一端也。”曾氏深谙笼络之道,并告知弟弟可以尝试一下,曾氏流传下来的腰刀流传于世甚少,但是民国蒋氏是曾氏最迷粉丝,自然也是私信加腰刀,二者相加,为蒋家王朝也立了不少大功。

五、多选替手

同治元年(1862)四月,曾国藩面对已成大气的吉字营统帅曾国荃,说了兄弟之间才有的肺腑之言:“弟军万八千人,总须另有二人堪为统带者,每人统五六千,弟自统七八千,然后可分可合。杏南而外尚有何人可以分统?亦须早早提拔。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选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曾氏未雨绸缪,太平军被剿灭是迟早的事,只是鸟尽弓藏的帝王迫杀功臣的历史典故那是不得不防的借鉴啊。多选替手,也是为了未来自己功成后退的一策,李鸿章就是曾氏最为得意的一个接班人。

李鸿章是曾国藩同年翰林之友李文安的儿子,年轻时跟着曾国藩学习,后来一步步得到曾氏指点,成为京城翰林红人,做过曾氏贴身幕僚,曾氏推荐回乡建立淮军,成为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是晚清政治最高汉官掌权者。曾氏身后,继承老师开创的洋务运动,为老师的声名形象努力维护。

曾国藩的多选替手的战略考虑,赢得了历史后人对他的尊重,这样代表了儒文化理学传承的文明价值。

相关文章

  • 自我肯定无止境

    文/国学司想 晚清名臣曾国藩对自己的识人之明颇为自信,还曾把自己的识人之法加以总结,作成口诀。饶是如此,他在识人方...

  • 2019-06-04

    论曾国藩识人之术。 最后一部分主要讲曾国藩曾经见过的人以及凭借自己的识人之术,给每个人的好评程度。 其实很多人都是...

  • 识人之明

    “嘴不饶人心地善,心不饶人嘴上甜;心善之人敢直言,嘴甜之人藏迷奸;宁交一帮抬杠的鬼,不结一群嘴甜的贼;”打人不能打...

  • 识人之明

    曾国藩是历史上识人用人学问最为深厚者,他认为成功者的标志,首推懂得用人之道。曾国藩爱琢磨人,自有一套阴阳之术。但他...

  • 识人之明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说到阅人无数我们不能不提到曾国藩的识人之明用人之贤,有句话说得好天下督...

  • 识人之明

    今天又为了别人的连锁问题懊恼了一早上,我发现在家庭里面有些问题就不能有你的观点,他想跟你说的时候看似商讨其实是通知...

  • 读《曾国藩》手记5.曾国藩的识人之术

    《曾国藩》这套书已看到接近尾声,印象最深的还是曾国藩的相人识人之术。他在临终前给自己的评价这辈子除了能识人,把人用...

  • 世上没有观心术,行为的细节出卖了你,修养是最好的保护

    用人识人,许多人推崇曾国藩,说曾国藩有观心之术。 其实曾国藩并没有观心术,在他的著作《冰鉴》里,曾国藩详细地将人的...

  • 识人用人之广收慎用

    曾国藩识人用人之-五用五不用所谓五用五不用:有一技之长的先让人进来,然后考核选择,再放在关键的位置。️1.用书生,...

  • 识人之明的双眼(《胜算》读后感2-3)

    世间的权势和财富都靠不住,最靠得住的还是识人之明的双眼。 “有识人之明,有用人之度,有驱人之威,有容人之怀,能服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识人之明(五)【504】2023-10-2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yk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