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识人,许多人推崇曾国藩,说曾国藩有观心之术。
其实曾国藩并没有观心术,在他的著作《冰鉴》里,曾国藩详细地将人的行为与品行联系起来,通过对行为的“鲍丁解牛”来分析人的品行。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一则典故:
一次曾国藩散步回来,看见了三个人,发现:
左侧之人:敢于和他对视,但时间一长便低下了头,可见此人是一个忠厚之人,但是气魄不足,可以小用。
右侧之人:一直回避他的视线,但一转身又立马打量观察,可见此人心术不正,喜欢弄虚作假,千万不能启用。
中间之人:和他对视的时候不躲不闪,落落大方。俗话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可见此人光明磊落,可以担当重任。
这三个人原来是门生李鸿章带去见曾国藩,希望能指点一二。
李鸿章原本想打算把三人介绍一遍,却被曾国藩打断。
他说:“不必多说了,我心里已经分出高下。左侧之人可用,但只可小用;右侧之人万万不可用;中间之人可用,且可大用。”
后面果然,这几个人真的如他所料。
曾国藩所指的那位可重用之人,便是淮军勇将、后来担任台湾巡抚、大名鼎鼎的刘铭传。
史料记载:曾国藩曾为清朝推举了15个总督(相当于两/三个省的联合省长)、14个巡抚(相当于现在的省长)。
“斜正看鼻眼,真假看嘴唇,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主意看脚跟,若要看条理,全在言语中。”这是曾国藩识人的经验部分总结。
职场社交中,被别人看穿了,是自己的行为出卖了自己。
有人说,现在社会太复杂,如何在人际交往中保护自己,不让自己被别人一眼看穿。
那还得靠修身养性。
正如佛言:“不是树在动,不是风在动,而是你的心在动。”
曾国藩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气质也就是一个人的修养体现。
修养是什么?
有人说是礼貌、有人说是格局、有人说是上进、有人说是像冬天的阳光,有人说像是春天的细雨……
有修养人的人不损人利己,有修养的人会让人相处愉悦。
修养是“道”,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本文由“随庸记”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点赞也是一种鼓励!留言也是一种交流!谢谢!
免责声明: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