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吃饱君,今天来给大家讲讲发生在中国最早的历史故事!我们知道中华上下五千年,其实上2500年大多数数神话,而下2500年才是正经从神话走下真正的人类历史。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正是在神话过度到人类历史之间的这么一个故事,这段故事无论在「左转」还是在「古文观止」里面都是开篇文章:叫做郑伯克段于鄢!这句很难读懂,这个断句是这样的 郑伯-克-段-于鄢,郑伯,是春秋早期的一个霸主,段,是郑伯的弟弟共叔段,鄢,是地名,就是说郑伯在一个叫鄢的地方成功的讨伐了弟弟共叔段。
如果看过前几年的热播剧「甄嬛传」的话你会记得有这么一个桥段:
甄嬛传-郑伯克段于鄢_腾讯视频
对! 这就是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最早的出自。很好理解,就是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本来这是一句很正义劝导的话,但是你别忘了后面还有一句:子姑待之!这就很有意思了。其意是:你就等着看吧,这话里话外是不是包含的另外一个意思?总感觉说话的人有点阴谋,本来好好的一句话,后面却加了一个尾巴,搞得有点阴谋论的样子,这是怎么回事呢?好,我们来看看事情的经过:
在大约2700年前的春秋早期的郑国有一个国君郑武公,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剩下了两个儿子,一个就是本文的主角郑庄公,另一个就是弟弟共叔段。由于当初生郑庄公比较难产,所以母亲武姜很厌恶郑庄公。而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东周列国春秋篇 - 武姜弃寤生既然武公不答应,那么后面自然而然的就是主角郑庄公继承了郑国的君位,由于母亲武姜还是很偏爱弟弟共叔段,因而母亲就给大儿子庄公求情,说分封共叔段到制邑(地名)去,毕竟庄公已经是国君了嘛,当然有这个权力了。但是庄公否决了,然后母亲有不断的请求,最终庄公答应了把共叔段分封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而且分封的土地很大,因此周边有大臣劝谏说不要分封的太大,这样会给国君埋下祸患。
但是郑庄公说是母亲要求分封的,我也没有办法,要是真的有祸害,我也躲不掉了!然后大臣各种劝,庄公又各种反对,甚至有的大臣建议把母亲武姜杀掉,因为这时确实母亲武姜也做的有些过分,连连不断的帮助弟弟段争取土地,而且还扩充军队,但是庄公还是不闻不问!故事看到这,吃饱君还觉得这位郑庄公是一个老实芭蕉的人呢!好,请往下看:
请开始你的表演当大臣劝到庄公有点无奈的时候,庄公说出了这流传千古的名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然后一直忍着!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样一忍,竟然忍了二十多年!这真超级忍者。弟弟段终于有势力了,于是开始造反,而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背叛归共叔段。到此时大臣纷纷上劝,一国不能有二君,请伐之,都到这个时候了,庄公还说:不用除掉他,他自己将要遭到灾祸的。如此共叔段还在不断扩张,而庄公还是一直在装,难怪他叫庄公!真能装,他还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虽然扩大了,他也会垮台的。
最后共叔段聚集百姓,修整盔甲武器,准备好兵马战车,将要偷袭郑国。母亲武姜打算开城门作内应。庄公打听到公叔段偷袭的时候,说:“可以出击了!” 由于庄公其实是早有打算,因此率领车二百乘,一举打败共叔段,然后共叔段逃亡到了鄢城,庄公继续追赶,最终在鄢城把共叔段打得大败,段无奈逃亡了他国。
当然事情还没结束,因为城中的母亲武姜也是内应,这可是造反者。庄公就把她安置在城颍但没有杀害,只是说了一句名言:不到黄泉,不再见面!这恐怕也是黄泉这个词出现的最早记录了。
唐国强版郑庄公-黄泉见母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庄公又后悔了,觉得做错了,因为当时太狠了发这种毒誓,但君无戏言,因此大臣给他出主意: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相见,谁还说您违背了誓言呢?于是庄公依了他的话,庄公走进地道去见母亲,这也是出名的典故叫黄泉见母的故事。
好,故事讲完了,那么回头了思考今天的问题,我们说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这恐怕就是庄公的阴谋,虽然「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字里面语句平铺,你还看得出好像是在说其弟弟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母亲也没有起到作用,反而为了个人好恶来对待两个儿子,这很不公平。
吃饱君在这里也平心而论,确实做的过了,但是还要注意,这个其实是庄公以娇其心之计。也就是说这个阴谋是庄公设计好的,因为通常来讲,一旦有叛乱,就会赶快带兵镇压,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你可以看出庄公出奇的镇定,而且还很厚道,很孝顺。其实我们都了解自古以来,皇权王权的争夺都是高于亲情之上的,之所以不镇压是因为造反者还没形成气候,虽然对方谋反之心路人皆知,但是还没实际行动,或者损害不大,这个时候如果讨伐,也很难给他定重罪。但是还是有所部署,同时以退为进,尽量怂恿他就范更大的罪状,好一举灭之。
当然了,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这是古希腊历史学家说的,中国发生这件事情的以后几百年这个历史学家才出生呢,只是吃饱君感叹这几乎是中华最早写实而完整的故事里面,居然是人性比较黑暗的一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