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精准努力》,书中讲到人常会有世界完美化的思维。
表现为:都应该、必须是、一定会。
都应该:每个人都应该喜欢我,大家都应该守轶序,我们都应该和平相处、公平竞争……
必须是:我必须是最好,生活必须是幸福的,配偶必须是忠诚于我的,孩子必须是优秀的……
一定会:工作一定会顺利,考试一定会通过,做事一定就能成……
或者我们的理性脑都不会觉得自己怎么会有这么不切实际的想法,但细细想想,很多自己的情绪可能就是来源于这种完美化的思维,实际认知与期望的偏差。
我们希望人人都喜欢自己,但实际是人本身的不完美,就是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
我们希望世界和平,但就是会有欲望和利益下的战争;
我们希望婚姻幸福美满,但一段感情中,人这个最大变数,就是会让感情中有背叛、欺骗、三观不合;
我们明明知道,自己做学生的时候,未必都是优等生,但却会要求孩子科科拿优,孩子一旦考不好,就是会着急上火发脾气。
接受和认识不完美,是句多年的鸡汤。只是知易行难。
完美化的思维,人会紧绷得无比累。
我们心中依然可以有一个为之努力奋斗的完美目标,执行中的过程,倒是需要不完美的心态,让自己可以更松弛的去蓄力,接受可能很多次的失败后,一次次调整改进,更接近目标。
但,人还是可以预设一个最坏结果,如果真的做不到呢,会怎么样?
其实,99%的事情,即使最后没有做到100分,甚至偏离目标,天也不会塌,无非就是调整人生航向,再次出发罢了。换条路,换个人,换种方式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