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最近有些忙。跟农民到了农忙的季节一样,很多事情就像柳树上抽出的芽,一下子全都冒了上来。又是一年繁华的序幕开始了。
好在心里是愉悦的,因为有了明确的方向,路途中遇到一些沟沟坎坎也都变成了美景和芬芳,静静的看着,品味着。
只是,忙活了一天,应付完了各种人和事在白天的狂轰滥炸之后,到了深夜才能真正拿出一块完整的时间码码字,跟自己,跟大家说说心里话。这是一个神圣的时刻。
现在的我经常能在日常的琐碎中发现感动的事,都是很小的细节,一个画面,一点声音,甚至只是一种平平常常的氛围。哪会有什么想不开的事情呢?
时间哗哗的过,白云来了又走,昼夜跳着探戈,你进我退,它们哪有功夫停下来计较得失呢?屁股坐麻了,脖子感到木了,就站起来走走,随着光阴前行……
都没时间看疯人院里各位疯友们的大作。陈彦瑾老师又出了新的文章,一定抓空好好拜读。生命就这样流淌。幸福,又带着淡淡的忧伤。
进入主题:
几天前,突发灵感,觉得甘肃行中有些经历是可以跟“艺术是个啥”的主题联系在一起的。于是这一念便生出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成的系列文章。这过程说容易也容易,写完就过去了,自己甚至都不记得写的啥。说难也难,命题作文一样,要是挤不出好的思路来还需要上网去找找素材,翻翻照片。反正不管质量如何,总算是把字数凑上了。
农村与乡土这个主题很宏大。之所以想谈谈这个话题,一来是觉得有很多艺术家都创作过跟农村和乡土有关的作品,其中不乏传世精品。单说如果把中国古代的人文画也视作乡土艺术,那可以说这些内容就浩如烟海了。贪多嚼不烂,不如不去想那么多,先谈谈一些直观的感受吧。
走在武威的乡下,一方面会想到雪师是如何用脚步丈量这里的土地,另一方面会想到无数的艺术家都曾经走到田地里,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眼前的一切。雪师有时在我眼中更像是艺术家而不是文学家。也可能是我没有在文学家的圈子呆过,不了解他们的情调。我只能拿自己熟悉的色彩去勾勒一个想象中的世界。谁不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呢?无论你有一个多么开放、包容、平等的心态,别人永远也不可能替代的了你,你也不可能替代的了别人。所以,那所谓的客观,追根究底,真不知道“客”从何来。
当一位艺术家,想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以及宣示自己内心的主张时,他一定是一个个人化的过程。而只有这个世界接受了他的主张,并被这个主张深深影响,这位艺术家才能获得这个领域的所谓成功。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艺术家的主张也不是一个确定不变的存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对其诠释都会有不同。任何人也不能钻到艺术家脑子里去跟他一起经历一场同样的事情,共同面对一件作品的诞生。很多艺术家所说的“孤独”就在此。这种孤独就是一种感觉不被充分理解的情绪。所以总是有人说当艺术家好苦啊,不光要耐得住寂寞,还要忍受这个世界对他的曲解。
其实,这就是艺术家自己没想明白,在他坐在乡野的田埂上陶醉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时,只有他自己在经历着当下的一切。这一过程没人会真正了解是如何发生的。观看作品的人只可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艺术家的作品。也就是说,当一件作品的创作已经完成,它也就成了一件残骸,仿佛木头烧剩下的灰。目光锋利的欣赏者能够从这些灰烬中洞悉出艺术家当时的心境,而且未必是准确的。所谓准确就是跟艺术家自己的想法一致。不过话又说回来,评论家会说,就连你自己也不了解自己呢!因为人有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表像的波纹下是深不见底的暗潮在汹涌。艺术品就是艺术家生下的孩子,这孩子是属于这个世界的,而不是艺术家自己的一段肢体。
于是,很多想不明白的艺术家就烦恼了一辈子,即使有些早已功成名就名利双收。甚至还有些选择自我摧残或自杀的方式拒绝了这个世界,也否定了自己。
你说,像雪师这样,经过灵魂的历练和脱胎换骨的变化,把自己的人格锻造至完美,再也不会因为烦恼执着而备受折磨,是多么重要的事!乡土给了我们丰厚的营养,她不是让我们硬生生长成一个孤立的个体在灵魂的荒漠中顾影自怜,而是让我们去拥抱土地、拥抱博大、拥抱厚实与淳朴,像庄稼一样,奉献自己的才能,为世界贡献精神的粮食,然后坦然的再融入土地,化作下一茬庄稼的营养,欣然离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