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什么叫做真善假善呢?所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是善行;所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是恶行。如果所做事情,可以让别人得到益处,哪怕是骂人、打人,也都是善的;而如果所做事情是有益于自己的,那么就算是恭敬人、用礼貌待人,也是恶的。所以一个人做的善事,使他人得到利益的便是公,凡事为公那便是真了:只想着自己要得到利益,这便是私,凡事为私那便是假了。另外凡是从本心出发所做的事情,是真善;如果只是为了表面上要个善名,做得也像行善的模样,这便是伪善。再者,不求报答、不露行善痕迹的为善,这样的善行是真善;但如果是为了某种目的,怀有回报之心的行善,便是假善。像这样种种不同的善行标准,我们自己要细细地去查考。”
我的感受:在读这段话之前我的脑海中一直存在着一个问号:有些人的确经常作恶,但是却没有得到恶报,有很多人也的确没做过恶事却也并没有得到过福报,这不是跟这本书中教导我们的做法相悖的吗?看了中峰和尚的话之后我好像心中明白了一点,善事也分真善和假善,带着某种目的去做善事,表面上是做好事,其实为的还是私利,所以这也不算是真的善行。一个人做事情内心里是有杆秤的,自己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到底是为了什么。做事为公不为似才是真正的行善。
摘录:
怎样叫做端曲呢?现在的人看见谨慎而不倔强的人,都称他是善人,而且都很看重他;然而古时的圣贤,却宁愿欣赏那些志向高远的人,或者是安分守己不乱来的人。至于那些看起来谨慎小心而不倔强的好人,虽然乡里的人都喜欢他,但是因为这种人个性软弱,随波逐流,没有志气,所以圣人一定会说这种人是伤害道德的贼子。这样看来,世俗人所说的善恶观念,分明便是与圣人相反的。从这一个观念推衍到其它种种事情,俗人的取舍就没有不出问题的了。天地鬼神庇佑善人,报应恶人,他们的看法与圣人是一样的,而不与世俗之人采取相同的看法。所以,凡是想要积功累德,绝对不可以顺从耳朵所喜欢听到的,眼睛所喜欢看到的;必须要从起心动念的隐微之处,将自己的心默默地洗涤清净,不可让邪恶的念头,污染了自己的心。
所以,凡是救济世人的心,便是直;如果存有一丝讨好世俗的心,就是曲。全是爱人的心,便是直;如果有一丝对世人怨恨不平的心,就是曲。全是恭敬别人的心,就是直;如果有一丝玩弄世人的心,便是曲。这些都应该细细地去分辨。
我的感受:这一点对人的道德水平的要求的确很高,当今社会谁敢保证自己没有私心,一心为公呢?但是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水平一定得是比现实水平高很多的,这样才会给大众起着一个引领作用。我们追求的就是我们身上不具备的品质,因为它更高远,所以才值得追求。我们可能达不到这个境界,但我们可以让自己无限的接近它。
摘录:
什么叫做阴阳呢?凡是一个人做善事被人知道,叫做阳善;做善事而别人不知道,叫做阴德。有阴德的人,上天自然会知道并且会回报他。有阳善的人,大家都知道他,称赞他,他便能享受世上的美名。享受好名声,这也是福。但是名声这个东西,为天地所忌,天地往往不喜欢爱名之人。世上那些享受极大名声的人,如果他的实际功德配不上他所享受的名声,便常会遭遇到料想不到的横祸;一个没有过失差错而被冤枉,无缘无故被人栽上恶名的人,他的子孙往往会忽然间发达起来。可见,阴德和阳善之间关联真是太细微了,不可不加以分辨啊!
我的感受:一个人做善事,不管是被人发现还是当时并没有被发现,总有一天他做的善事会以另一种福报的形式回报与他。这是我非常认同的观点,所以没必要纠结于自己做好事不被人发现,只要肯做下去,总有一天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摘录:
什么叫做是非呢?从前春秋时鲁国定有一种法律,凡是鲁国人被别的国家抓去做了奴隶,若有人肯出钱把这些人赎回来,就可以向官府领取赏金。孔子的学生子贡,替人把被抓去的人赎了回来,但是他却不肯接受鲁国的赏金。他不肯接受赏金,纯粹是帮助他人,本意是好的。但是孔子听到之后,很不高兴地说:“这件事子贡做错了啊。凡是圣贤,无论做什么事情,做了之后能够把旧的不好的风俗变好,可以教育、引导百姓哪些事可以做,而不是单单为了自己觉得舒适就去做。现在鲁国富有的人少,穷苦的人多;如果是受了赏金就算是贪财,那么不肯受贪财之名的人和贫穷的人,又怎么肯再去赎人呢?这样恐怕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人去向诸侯赎人了。”
我的感受:中国人常常有一种迂腐的观念,怕自己因为坚守自己的信念而被人看作是沽名钓誉之辈,这都是国人自古爱面子的原因。通过上面的故事也可以看出,人爱惜自己的羽毛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果能在爱惜自己羽毛的同时为别人拓宽一条道路也称得上是一件很有功德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