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了很长时间系统地思考过
关于喜欢、恋爱、婚姻、责任,生活等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
首先,根据诺曼在《设计心理学》里面提到的「行动的七个阶段」,我来做一个具体地分析。
目标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和诉求。也就是说,我们会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有一个期待。这是起决定作用的一个因素。
有的人希望自己活得很受人认可,让大家认为他很幸福;有的人则希望活出自我,不在乎别人眼中的幸福,认为自己感受到的才是真的。
那么,你想好你的目标了吗?
计划
我们基于自己的生活目标会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第一种人会倾向于做出符合主流价值观和社会观的选择和决定;第二种人则相反,他们做决定的依据和出发点往往是自己的感受。
然后我们会分别制定自己的生活规划。结婚也好,不婚也罢,生孩子也好,不生也罢,生活还是要落到衣食住行的每一个细节上。
那么你有想过你的每一步具体要怎么走吗?
确认
一旦确立了自己的选择,在即将付诸实践的时候,往往心里还是会咯噔一下。很多人扛不住压力,在这个时候就会退缩,退而求其稳。这就是考验勇气的时候了,敢不敢出柜,敢不敢向父母说自己不结婚,敢不敢站起来让三姑六婆闭嘴?
执行
OK,一切准备阶段都度过了,要真正地开始生活了。这个阶段就是面对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阶段。前期想得再多,思考得再全面,在生活面前,永远还差那么一截。无论如何都会遇到自己意料之外的遭遇和困难。要记住生活不像小说电影,即使再荒诞,也是人用逻辑编出来的,而生活,可真是一点逻辑都不讲的。你走的每一步,做的每一件事,困难都会接踵而至。
如果你选择不婚,那么你做好准备了吗?
感知
这个阶段其实也就是反馈阶段,行动必然导致结果,结果的反馈会反过来影响行动者。也就是说,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会感受到事件带来的影响,影响你的心情,影响你的决心,影响你下一步的计划。
诠释
怎么样处理心情,坚定决心,这每个人又都不同,这也就是诠释阶段要解决的问题。你感受到的压力,听到的指责,遇到的不理解甚至是遭到的白眼,你都要面对,要处理。
对比
最终你挺住了,熬过了所有的辛苦,舒服地过着自己一开始规划好的生活,这一切看似都是苦尽甘来。然而,还有最后一个魔鬼,那就是对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总有人过着和你不一样的生活,或是你没勇气选择的生活。你看到了,听到了,会不会引起内心深处的一些涟漪呢?会不会因为当初的选择而后悔呢?
然后我要说说我自己了,我期待的是充分自主的生活,也就是说我要顶住压力和家庭舆论,跳出传统的婚姻观和家庭观,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那么我想要的具体是什么呢?
我是这样认为的,
其实也不是说不婚,而是一种新的婚姻模式。我喜欢称之为「Partnership」,这种关系下,两个人不会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没有那么多的仪式和表面工作要做,两个人甚至不用长时间待在一起,尽管忙自己的事业好了。
只要认可了这种关系,就会很安心地知道,对方是自己事业和生活的合作伙伴,不会互相影响太多对方的生活方式、社交圈子、兴趣爱好,婚前婚后基本一个样。
当然,有一个问题要说,爱不是维系这种关系的纽带,利益才是。当然,这个利益太广泛了,为了堵住别人的嘴而选择这种婚姻搭档也算是一种利益共同体。
所以,如果是同样基于这种婚姻理念的两个人,还互相吸引互相喜欢,哇,那简直不要太美好!
但是,不用想也知道,很难的,理念一样的人不一定会互相吸引,喜欢的人也不一定能接受这个理念,所以就很难。
不过也没有关系,找不到就继续找,将就是不应该将就的,最坏也不过孤独终老。反正本来我一个人也足够精彩,足够让自己过得开心。不婚也不是洪水猛兽,不值得我去惶恐。只是我要面对的是一个传统家庭带来的压力,父母和一个大家庭里的亲朋好友会认为,我有延续家族血脉的责任。
很扯对吧,我肯定你们也有这个困扰。但我真正在意的倒不是这个,主要是我一旦选择了抛开束缚为自己而活,就算父母支持并理解我,那么,这种家庭的压力就会转移到我父母的肩上,他们为我操劳了前半生,后半生还要替我扛压,这种不孝的苦恼会让我愧疚感爆棚,这种对父母的责任才是最大的矛盾。
至于喜欢,我觉得这是会伴随我一生的一个情绪,有喜欢的人本身就足够幸福、足够让我嘴角上扬了。但是,因为我有这么一个婚姻观,我觉得还是要谨慎地谈婚论嫁比较好。或许,找一个能一起对抗生活无趣的搭档比较合适?谁知道呢,或许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