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儿弯弯照九州》是自南宋以来流行于江苏省一带的地方民歌。该民歌出自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这首流传了百年的歌,其悲伤程度如针似刀刺痛着每一个穷苦人的心。
虽然咱没体验过解放前那些流浪乞讨的生活,但七八十年代那种紧衣缩食的生活也会一下浮现在眼前。
70年代时,那是我的童年时期,窝窝头、大碴粥能吃饱的家庭也就是不错的了,在外面玩耍时拿一个窝窝头里面装上大酱或拿一块咸菜就是一顿饭,那时家庭的生活情况,我还不知道有多难,其实父母整天为吃穿发愁。
虽然没到衣不遮体的地步,但也是老二捡老大老三捡老二,一直捡到老疙瘩,补丁落补丁的衣服不足为奇,现在想起来真的是很酸楚。
八九十年代生活确实有些好转,但那时已身为父母,省下来的一点钱都是给孩子买些好吃的,为了孩子还是省吃俭用。
生活真正好些还得说两千年以后,现在的生活更好了,家里的饭菜吃腻了,就上饭店,上超市买吃的也是想吃啥就买啥,这样的生活在过去那只是一种梦想。
这样的生活我们都感到了幸福,感到了快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并不快乐,太穷的人没有了,就是不能劳动的残疾人也有低保,也有补贴。
那么哪些人在愁呢?过去是富人欢笑穷人愁,可现在应当掉过来了,穷人欢笑富人愁。
我们家的邻居王老五,做了二十多年的木材生意,现在有五家小加工厂,资产几千万是有了。
儿女们不孝,整天惦记着他的钱财,小三上门作闹,为一些家庭琐事煞费苦心,整天看不到笑容。
小区里还有一帮人,自己建了一个群,都是退休人员,一个月也就是两三千元的工资,可他们经常上公园去玩,经常聚餐照相,早晚去跳舞,生活得快乐无比。
今天上广场看到他们都在跳舞,舞曲正是《月儿弯弯照九州》,我不仅感慨万千,看了一会后我忽然想:“这歌词应当该改一改了,应当把‘富人欢笑,穷人愁’改为‘穷人欢笑富人愁’”。
我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大家都笑了,细细品味还真是这样。
朋友们,你们说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