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中,求愿与许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拜了二十多年菩萨,从未知晓这里面的区别。
许愿是是在佛菩萨面前许下自己的诺言,祈求神佛的加持护佑,实现心愿。而还愿是自己的心愿实现后兑现许下的诺言。许愿、还愿不需择吉日,随时随地都可以。
求愿是向佛菩萨祈求自己将要实现的愿望,在菩萨面前祈祷,希望佛菩萨帮助自己实现愿望,愿望实现后可不还愿。
根据这个说法,我们平时到庙里去祈求菩萨实现自己的心愿是“求愿”。求愿任谁都可以,实现后也可不必再回到菩萨面前还愿谢恩。同样是祈求菩萨庇佑和赐福,但是许愿更侧重的是自己的承诺,就像“许”字代表的是自己对菩萨的“许诺”。“求”字代表对菩萨的“请求”。
许下诺言,自己完成了承诺之后,就需要去告诉菩萨,许诺已经执行。所以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许愿”需要“还愿”的原因吧。
这让我想到之前看《了凡四训》,袁了凡被算出命中无子,后起求子愿,于是对菩萨许诺做3000件好事。做了十年,3000件好事做完。于是复愿,再许愿做10000件好事。
原来觉得菩萨对许愿还愿的规定是势利,是我误会了....由此想到,修行者讲究对菩萨承诺行善,而后得到福报,也是本着付出的原则,而非索取。
前两日看到朋友圈里一篇文章。里面大概讲了一个道理。
目前几乎我们所有的享受,都来自他人的创造。无论是物质美食还是发达的信息网络。所以我们大部分的工作是枯燥的,我们的工作是为服务他人。唯独从创造本身得到满足。同时我们也享受着他人的服务。我们消耗着社会的资源。但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消耗的少,创造的多。“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榜样。他们出身平平,童年未必过的幸福如意,也未必长相过人,智力过人。但是,他们的创造超越了客观条件。”
我第一次有了这样的概念,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消耗的少,创造的多”的人。不在于得到多少,因为我所有的已经足够。如果生活真的有什么不再虚无的意义,那就是有的人有的生物因我的存在而变得更好。
niki
崇尚自我管理的投资爱好者
微博@胖子的尼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