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高中生填报志愿的时候,把大学的排名和知名度放在首位考虑,而牺牲心仪的专业。高中毕业时,人的阅历较浅,对各个专业的认知局限于亲朋好友的职业现状和道听途说,少有人会专门详细调研各种专业,仅凭直观感觉和零碎信息选择的心仪专业,在和选择学校冲突的时候,就显得很容易放弃。
比如我当年填报志愿的时候,想报考建筑系。但是,高考分数能上的排名最高的大学是浙大,却不够上浙大的建筑系,填报志愿的老师说“海洋科学”这个专业的录取分数会低一些,最后我为了排名牺牲了专业。
如果比较幸运,不讨厌将就读的那个专业,那么安心读下去、毕业后找相关工作,这条路也对大多数人来说也很圆满。
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一个公开透明的市场上,同样功能的产品,价格更低的必然某方面性能更差。将就读的专业要么冷门小众,要么属于传统夕阳行业,这些“劝退”专业的坑,跳进去过的人才知道坑有多深。通过大学期间系统的了解,这些行业的就业信息慢慢进入你的视线,就业前景暗淡,不免心里面会有些焦虑,转专业的念头就此播下种子。
转专业的念头源自焦虑和厌倦
如果更不幸,对学的专业知识不感兴趣、甚至厌倦,转专业的念头就此破土发芽。比如一个不爱说话交际、喜欢逻辑思考的人去学社会学,或者一个喜欢理论思考、动手能力差的人去学机械设计,不吻合自身特长和兴趣的专业学习内容,像猫爪挠心一样让人难受。
随着学习的专业课越来越多,对专业内容的厌倦越积越多,对未来职业出路的焦虑感越来越强,转专业的念头以此为养分,日日生长。
因此,尽管转专业有重重困难,需要比身边“安分”的同学更多的努力,但只要这个念头在生长,它就有一天成长为参天大树、势不可挡。“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对个人来说,最后的结局,要么是晚几年换专业或换行业,要么是丧失动力和激情、糊涂过日子。如果过个几年才下定决心换行业和换专业,还是要面临那些转行的困难,损失的是几年的时间和青春。
现在的决策与沉没成本无关
经济学里有个概念叫做沉没成本(Sunk Cost),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我们把已经付出、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
从决策的角度看,以往发生的费用只是造成当前状态的某个因素,当前决策所要考虑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及所带来的收益,而不考虑以往发生的费用。因为及时考虑以往发生的支出,沉没成本也不会减少。
但是,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习惯性地,不仅看这件事将来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
“我已经学了两年的XX专业了,如果转专业,这两年的时间岂不白白浪费了吗?!“
“我已经在xx行业工作三年了,如果转行,岂不是要从头再来?!”
这都是人们习惯性的不理性的思维在起作用例子。
不管现在的决策是什么,已经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可收回,每个人所能做的是面向未来做决策。及时地从消耗激情的焦虑和厌倦的专业中抽身,这叫做“止损”。“全身心地投入热爱的领域,未来会收获什么?主导自己过怎样地人生?”这才是值得思考的。仅仅因为过去投入的不可变时间和精力,而死守一个专业,叫做被“套牢”。
当下是转专业最好的时间点
不同的人,下定决心转专业的时间不同。我对一个高中同学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她坚决、从不犹豫踟蹰,她填报志愿的时候被调剂到“生物工程“,但是华中科技大学是她能够被录取的最好学校,她选择了接受调剂,但是那年暑假,她就下定决心大学期间一定要转专业。
当然,也有下定决心比较迟的,我有个本科的室友,对专业一点也不感兴趣,但是随大流考了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决心退学,再考一次研,已经到自己向往的专业和学校去了。
转专业没有最合适的时间点。不管现在是大一刚入学,还是大四快毕业了,甚至已经读研工作了,只要内心的焦虑感和厌倦感不断积累,此刻开始准备,就是最合适的时刻。种一棵树最好的时候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我没有后悔过因追求好的大学而牺牲了心仪的专业。高中三年的直接目的就是被自己分数范围内最好的大学录取,我已经达到了这个目的。如果时间能够倒流,我还是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对每个人来说,时间都不能倒流,过去的已经过去,将来还未降临,能把握住的只有现在。经过透彻的分析,如果你仍然无法消除职业焦虑感和对专业的厌倦感,那么此刻下定决心,勇敢地走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