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所罗门王就是周穆王

所罗门王就是周穆王

作者: 大禹昆仑之 | 来源:发表于2021-04-16 20:18 被阅读0次

所罗门王就是周穆王

大禹昆仑

0.152·字数 4317 · 阅读 1222020-01-20 13:58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19年12月2日

所罗门王到底是不是周穆王?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把搜集到的二人资料进行了分析对比。

一、在位时间

所罗门,约公元前 971 --- 公元前 931年在位。在位时间40年。

周穆王,夏商周断代年表:前976年—前922年,在位时间55年。

所罗门王与周穆王在位时间上重叠。且在位时间都非常长。

二、都城

所罗门,首都耶路撒冷。

周穆王,《竹书纪年》:

筑祇宫于南郑。以下都于西郑。

“郑”字甲骨文金文象形图形如下:

搜索后发现,以色列耶路撒冷地区地形正是“郑”字金文象形图形。见下图:

三、墓地

所罗门,前930年死于耶路撒冷。

周穆王,55年陟于昭宫。“陟”即死。

“昭”字甲骨文象形图形如下:

对比后发现,“昭”字金文象形图形与耶路撒冷地区地形一致。


再看耶路撒冷圣殿图:

对比一下“祇”字甲骨文、金文象形图形:

这个“祇”字金文象形表达了圣殿的外形特征。

四、经历

1.都有一段与埃及法老女儿的罗曼史

所罗门与示巴女王的故事,圣经上有详细记载。这个示巴女王是非洲埃及法老的女儿。

同样,周穆王万里迢迢拜见了西王母,这个西王母也是法老的女儿。

《穆天子传》:嘉命不迁,我惟帝女。

西周时能够称帝的全世界只有古埃及。

2.都会写诗

所罗门喜欢写诗。《箴言》《雅歌》《传道书》等列入圣经的书卷,而诗歌《雅歌》正是所罗门所做。

《穆天子传》中也有穆天子与西王母对诗的描写。

3.二人都招待了埃及法老女儿的访问。

所罗门在耶路撒冷接待了示巴女王。

周穆王在“南郑的昭宫”接待了西王母的回访。

《今本竹书纪年》:“十七年,王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其年,西王母来朝,宾于昭宫。”

西王母作为一介帝女,不大可能乘车万里迢迢来中国与周穆王相会,所以她去的“昭宫”应该不会距离埃及太远。耶路撒冷距离埃及430公里,这个距离应是比较适合西王母的。

4.周穆王埃及拜祖要途径以色列。

周穆王从中国西部出发,去埃及帝王谷拜祖,陆路必经以色列。

当时周穆王距离周武王在埃及称帝也就百年,那时的亚非大陆包括以色列地区都是周王朝属地。

5.周穆王与所罗门王都是第三任君主

周康王东迁称王,传周昭王、至周穆王一共三代 。

所罗门王:

古以色列国第三任君主

6.周穆王与所罗门王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王。

下面是二位国王的介绍资料:

所罗门王:

所罗门(Solomon),是古代犹太王国的国王,《旧约·列王纪》称他有超人的智慧。所罗门在位期间,把首都耶路撒冷建成圣城,成为犹太教的膜拜中心,也为基督教、伊斯兰教奉为圣地。所罗门时代又是古代希伯来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许多文学作品都以他的名字命名,并在以后成为《旧约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旧约全书》是犹太教的经典,也为基督教所全盘接受。
中文名所罗门
外文名Solomon
国籍以色列联合王国
民族犹太族
出生地大卫城
人物经历
所罗门(Solomon),古代犹太王国的国王。大卫和拔示巴所生的儿子。约公元前 971 --- 公元前 931年在位。《旧约》中载有其事迹。所罗门的父亲大卫开创犹太王朝 ,并谋求建立一个从埃及边界直至幼发拉底河的帝国。所罗门继承王位以后消灭他的政敌,并将他的朋友安插在军队、政府和宗教机构的岗位。所罗门还通过联姻的办法加强自己的地位。他与各地国王的女儿和姐妹成亲,其中有一个是埃及法老的女儿,法老攻占并焚毁迦南人的迦萨城,把它送给所罗门。与所有帝国的开创者一样,所罗门也是以武力维持自己的版图,除了步兵以外,他还有令人惊异的战车兵和骑兵。所罗门建立的贸易站网后来成为犹太人在外聚居区的核心 。所罗门帝国以商业为主,一切政府机构都为贸易服务。他在首都耶路撒冷周围给驻以色列的主要外国贸易使团修筑馆驿。示巴女王在阿拉伯半岛(南部)访问所罗门。所罗门兴建耶路撒冷城墙和圣殿。所罗门是一位精力充沛的行政官,他把以色列原有的12支派重新划分为12个行政区,每一个区由国王任命一名总督,12名总督受一位大总督管制。所罗门还以贤明著称。他也是一位有名的诗人,写过1000多首诗歌,相传《圣经》中所收《雅歌》和《箴言》为其所作。所罗门当政时期是以色列与犹太联合王国的巅峰期,军队强大,商业繁荣,耶和华圣殿和华美的王宫相继在耶路撒冷建成。因此而被视为古代以色列最伟大的国王。

周穆王

姬满
周穆王(前1026年?—前922年?),姬姓,名满,又称“穆天子”,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君主。一说在位55年,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
周穆王富于传奇色彩,在位期间,曾征犬戎(一作畎戎)[1][2]、伐徐戎、[3][4]作甫刑(亦称《吕刑》)。[5]此外,史料中还有关于穆王西游见西王母的记载,其中以《穆天子传》为详细。[6]
本名姬满
别称周穆王、穆天子
所处时代
西周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镐京
人物关系
姬瑕父亲,姬钊爷爷
人物生平
中年即位
周昭王十九年(一说为前977年),昭王姬瑕第三次亲征荆楚,薨于汉水。是年太子姬满践位,成为西周第5位帝王,是为周穆王。

臩命刑书

周穆王统治初期,没有像昭王那样靠武力征伐四方,平息国内各种矛盾,而是认为是统治阶层内部出现了问题。他命令大臣伯臩向朝廷官员重申执政规范,并发布《臩命》;又用吕侯(亦作甫侯)为司寇,命作《吕刑》,告四方,以正天下。刑书制定墨、劓、膑、宫、大辟5刑,其细则达3000条之多。
在周穆王的励精图治下,天下再度安宁,保持了昭王盛世的延续。[7]
两伐犬戎
从周武王始,周王朝开拓经营的重点是东方,其次是东南。到周昭王时,强盛国力,又向南开拓发展,对北方戎族采取守势。周昭王虽死在第二次南征途中,但周仍达到向南扩张的目的。周穆王时继续保持向外扩展的态势,并开始对北方犬戎采取主动攻势。
《国语·周语》记载,王朝西方边远地带的犬戎属于周的“荒服”,常向周王室进贡方物特产。周穆王十二年,犬戎没有及时进贡,周穆王以此为由,亲自领兵对犬戎征伐。大臣祭公谋父曾提出不同意出征的意见,主张实行文王时“耀德不观兵”的政策,即以政治手段求得犬戎的“荒服”(只按时来朝拜周王,无其他义务),但穆王不接受建议,执意西征。[8]
八骏图
穆王十二年(前964年)春,周穆王西征,进兵阳纡,周军大胜。但是由于史料缺乏,战争经过不详。从战果来看,此次战争的军事胜利并不大,仅仅“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8] 。而且由于穆王对边疆少数民族采取高压的政策,导致的后果对周极为不利。《史记·周本纪》谓:“自始荒服者不至”[8] ,边远国家不再朝见周穆王,说明周王朝在周边外族中失去了威信。[9]
边夷不朝,更加剧了矛盾,穆王重整人马二次讨伐,“广获其五王”,并把部分戎人迁到太原[10] 。此次征战以周大获全胜告终,但却加剧了与犬戎的对立。
西征昆仑
两征犬戎,平定西方后,穆王继续西伐,于穆王十三至十七年(前963年—前959年),进军至昆仑之丘,这段历史被记录在《穆天子传》中。
东攻徐国
周穆王西略,长年不在朝,位于周王朝东南的徐国趁机作乱,率领臣服于自己的诸侯攻打周。于是周穆王西征之后,转战东南。
徐国在商代就是淮夷大国,周初曾跟随武庚叛乱,周公二次东征后,徐国时叛时服。穆王时期,徐国再次兴盛起来。据《史记·秦本纪》、《史记·赵本纪》记载,徐戎趁着周穆王在外巡游时作乱,周穆王在造父的协助下日驰千里返回救乱,将事态平息下去。[4] [3] 《后汉书·东夷列传》的记载有所不同:徐夷的君长统帅九夷诸部侵扰宗周,穆王见其势大,作出妥协,让徐偃王管理东方诸侯;此后,穆王又让造父驾车赴楚国要求其攻徐,楚文王举兵,徐偃王不忍兴兵抵抗,主动撤走。[19] 诸说不同,后世亦众说纷纭。
平定徐乱后,穆王继续东进,抵达九江,开始南征。通过巡游征伐,周穆王使东南许多方国和部落归顺于周的统治,对周王朝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20] 。在南征取得成就后,穆王仿照祖先,在涂山会合诸侯,巩固了周在东南的统治。[8]
为政举措
周穆王元年,穆王任命君牙为大司徒,伯同为太仆,申诫周政。[21]
周穆王十二年,穆王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又得四白鹿,四白狼(氏族),遂迁于太原。得炼赤刀,用之割玉如切泥。
周穆王十三年,造父因为善于驾马被周穆王宠幸,穆王得良骥,遂以造父御马西征,至于青乌之所解。
同年,淮夷大举西侵,前锋至芮国。周穆王长驱归国,命录终(即《后汉书·东夷传》所称之楚文王)以成周八师伐淮夷,在古师安营扎寨。在此之前,白□父已率师省麸地至古师与录终会师,抄淮夷后路,淮夷崩退。
周穆王十四年,西极之国有化人(魔术师)来见,能入水火,贯金石,变化多端,穆王为其所惑,遂西游。途中得能工巧匠偃师,制木偶人肖似真人,能合乐拍歌舞。穆王携其同归宗周。
周穆王十七年,西王母入周朝见,穆王以宾相待,赐居昭宫。[21]
周穆王三十七年,穆王大起九师,伐荆楚。
周穆王三十九年,穆王大会诸侯于涂山。
同年,周穆王东游,乐而忘返。陵翟致贿良马百匹,归还毕国宝器,想通过许男与毕达成和平协定,未果,随即侵略毕。毕人告警,周穆王派孟悉到毕地讨戎。
同年,□戎侵□地,住防在堂地的白□率有司、师氏、虎臣追御戎于棫林,执讯二夫,获兵、矛、盾、戈百余件,俘虏百余人。是役,□母健走聪敏,在军中参谋。九月既望,穆王妃王俎姜派内史友、员赐□玄衣,裸襟,以彰其功。
周穆王四十年孟春,穆王归于南郑,命吕侯为司寇。
周穆王五十一年,穆王命吕侯作《吕刑》。[21]

7.二者王名读音相通

“周”字古音通“所罗”,

“满”字读音与“门”读音相同。

实际上“周穆”二字读音就是古音“所罗门”。

8.盬

“盬”字甲骨文金文象形图形如下:

从“虞”到“南郑”距离140里,一日车队正好到达。

这与《穆天子传》卷六的记载吻合。

9.古犹太人在埃及的居住地与周人相同

商汤在古埃及建立了第十五王朝,其宰相伊尹就是希克索斯人,而希克索斯人属于古犹太人的一支。当时有大量古犹太人居住在尼罗河三角洲下游,周人也属古犹太人,为犹大支派,当时周武王祖先周文王等,都曾在尼罗河三角洲下游地区生活过。

周武王建立了古埃及第二十一王朝。之后,第三王周康王率众东迁,与《圣经》记载的摩西率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的诸王事迹相近。其中“扫罗王”就是周康王,“大卫王”就是周昭王,而“所罗门王”就是周穆王,继承王位的“罗波安王”则是周共王。周朝人就是《圣经》中记载的古犹太人便雅悯支派和犹大支派。

据传雅各生有12个儿子,由于约瑟的关系,在七个荒年的第二年迁移到埃及,受到当时统治埃及的西克索斯人建立的埃及第十五和十六王朝的优待(约公元前15世纪)[2] ,居住在尼罗河下游,转变为农业民族。西克索人被努比亚人暴动赶出埃及后,以色列人的地位急剧下降,沦为埃及人的奴隶,他们在摩西(阿拉伯发音为穆萨)的带领下逃出埃及,逃回巴勒斯坦定居,雅各的12个儿子的后代形成十二个支派,原来在巴勒斯坦分居,后来统一成一个国家,先由便雅悯支派中的扫罗作王四十年。之后由犹大支派中的大卫担任国王。大卫(David)名字的意思是“被蒙爱者”,以色列国家在大卫的儿子所罗门(阿拉伯称为苏莱曼大帝)担任国王期间达到鼎盛。
所罗门死后,他的儿子罗波安继承王位,后来也终于被巴比伦帝国攻占,人民被掳到巴比伦成为奴隶。
波斯帝国消灭巴比伦后。犹太人被允许回故土,重建耶路撒冷圣殿,后来相继沦为希腊和罗马帝国的属民。公元1世纪,犹太人起义反对罗马人,耶路撒冷被罗马大军攻破,圣殿被拆毁,犹太人流落到世界各地。

附周王朝帝王谱系:

一、西周 西周朝(公元前1029年-公元前771年),始于文王,终于幽王,共13帝。周朝的始祖名弃,帝喾的后裔,弃曾做过尧,舜的农师。周朝姬姓。 1、文王 在位51年,文王姓姬名昌,父名季。姬昌即位后曾一度被商王所泅,后被释放。他礼贤下士,有姜子牙等名辰辅佐,为以后灭商打下基础。据传文王死时97岁。 2、武王 在位5年,武王姬发,父姬昌。即位后大举伐商,并于牧野,大败商军,纣王自焚,商亡。武王建都于镐京。史称西周。武王死时54岁。 3、成王 在位30年,成王姬诵,武王子,即位时12岁。由周公旦摄政。之中,平定武更(纣王子)叛乱,并大封诸侯。成王造东都洛邑。成王死时42岁。 4、康王 康王姬钊,成王子。康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周王,史称“成康盛世”。康王时,周朝较强盛。 5、昭王 在位2年,昭王姬瑕,康王子。“昭王之时,王道微缺”,周国力开始下降,昭王南巡死于楚。 6、穆王 在位55年,穆王姬满,昭王子。穆王时作《吕刑》,是流传下来的我国最早的法典。穆王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 5、共王 在位12年,共王姬伊扈,穆王子。 6、懿王 在位25年,懿王姬囏,共王子。懿王时,周室衰弱,外族入侵已无力抵抗。 7、孝王 在位15年,孝王姬辟方,穆王的儿子,共王的弟弟。 8、夷王 在位12年,夷王姬燮,周懿王的儿子。夷王时,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尖锐化,夷王曾烹杀齐哀公。 9、厉王 在位16年,厉王姬胡,夷王的儿子。厉王是一位暴君,对外战争屡败,国势日危。在位16年,竟被国人放逐。 10、周,召共和 执政14年,周,召共和是指周定公与召穆公共同执政。此二人均为宗周的大贵族。 11、宣王 在位46年,宣王姬静,厉王的儿子。即位后针对周王室的内忧外患,进行改革。取得成功,史称“宣王中兴”。 12、幽王 在位11年,幽王姬宫生,宣王的儿子。贪淫无道,为博宠姬褒姒一笑,竟“烽火戏诸侯”,从而亡国被杀。这就是“一笑倾国”的由来。 二、东周 西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经犬戎侵袭,十分残破。太子宜臼受到申、许、鲁等诸侯拥戴,在申(今河南南阳北)即位,是为平王。为避犬戎,平王把都城从镐京东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史称东周。周平王依仗晋、郑、虢等诸侯的力量,勉强支持残局。但是周室衰微,周天子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各国之间的兼并越来越有发展,中国历史从此进入春秋时期。至公元前249年亡于秦,历二十五君,凡五百二十三年。 1、平王(宜臼) 在位50年,東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强而周室弱,齊、楚、秦、晉开始强大 2、桓王(林) 在位22年,平王孫,桓王三年,鄭莊公朝,桓王不禮。十三年,伐鄭,鄭射傷桓王,就是史书说的“箭射王肩”。 3、庄王(佗) 在位15年,庄王四年,周公黑肩要杀庄王而要立王子克为王。辛伯告发,庄王杀死周公。王子克逃往燕国。 4、釐王(胡齊) 在位5年,庄王子.釐王三年时,齐桓公开始称霸。 5、惠王(阆) 在位25年、釐王子。即位初,庄王还有一子叫穨,而且很受宠。及惠王即位,穨联络众大夫邊伯等五人作亂,计划召燕国、卫国的军队讨伐惠王。惠王逃至郑国。穨称王。郑国、虢国国君大怒。四年,郑国和虢国发兵讨伐,杀死穨,又立惠王。惠王十年的时候,賜齊桓公為伯。 6、襄王(郑) 在位32年,惠王子。惠王王后生子叔帶,很受惠王宠爱,襄王也很畏惧他的势力。三年,叔帶勾结戎、翟讨伐襄王,襄王要杀叔帶,叔帶逃往齐国。齊桓公派管仲平灭威胁周朝的外戎,派隰朋平灭威胁晉国的外戎。襄王以上卿之礼款待管仲。管仲拒绝.于是管仲接受下卿之禮的款待,回国。九年,齊桓公卒。二十四年,晉文公卒。三十一年,秦穆公卒。 7、顷王(壬臣) 在位6年,襄王子。 8、匡王(班) 在位6年,顷王子。 9、定王(瑜) 在位21年,匡王弟。定王元年,楚庄王伐陸渾的敌人,第二年经过洛邑,让人问周朝索要九鼎。定王让王孫滿出使拒绝,楚兵退去。十年,楚庄王围困郑国,郑伯投降,被放。十六年,楚莊王死。 10、简王(夷) 在位14年,定王子。简王十三年,秦朝' target='_blank'>晋国国君厲公被杀,秦朝' target='_blank'>晋国人迎回在周朝的公子子周,立為悼公。 11、灵王(泄心) 在位27年,简王子。灵王二十四年,齐国崔杼杀死齐国君庄公。 12、景王(贵) 在位23年,灵王子。 13、悼王(猛) 在位0年,景王子。景王喜爱儿子朝,但景王死后.国人立长子猛为王.但被子朝杀死. 14、敬王(丐) 在位43年,景王子。子朝杀猛后自立,但是晋国拥立丐为敬王.但是子朝在周自立.四年后,晋国率诸侯拥敬王回朝.三十九年,齊田常殺其君簡公这就是有名的"田姓代齐",也就是从这起,齐国的国君不是姜子牙的后裔了,而是田姓,四十一年,楚滅陳。孔子卒。 15、元王(仁) 在位8年,敬王子。 16、定王(介) 在位27年,元王子。定王十六年,三晋灭智伯,分有其地。这就是有名的"三家分晋"。这是春秋和战国划分的标志。 17、哀王(去疾) 在位0年,定王长子。哀王即位三月,弟叔襲殺哀王而自立,就是思王。思王即位五月,少弟嵬攻殺思王而自立,就是考王。此三王皆定王之子。这里就将哀王,思王列在一起 18、考王(嵬) 在位15年,定王之子。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接替周公的官职。桓公死后,儿子威公代立。威公死后,儿子惠公代立,封他的小儿子在鞏这个地方,号东周惠公。 19、威烈王(午) 在位24年,考王子。威烈王二十三年,正式给与韓、魏、趙諸侯的身份。 20、安王(骄) 在位26年,威烈王子。 21、烈王(喜) 在位8年,安王子。 22、显王(扁) 在位48年,烈王弟。显王五年,秦献公称伯。四十四年,秦惠王称王。其后诸侯皆为王。 23、慎靓王(定) 在位6年,显王子。 24、赧王(延) 在位60年,慎靓王子。是东周最后一位国王,是两周在位最长的君主;但他在位时期,东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洛邑(现在的洛阳附近,当时是东周的首都)。秦昭襄王基本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所以无论周赧王是不是一个有道明君,对于挽救危亡的周国都没有什么作用了。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西周公降秦尽献其邑三十六城三万,秦尽收其献,归其君于西周国。周赧王六十年(前255年),一百多岁的周赧王悲愤而死,周民东亡,秦取九鼎,后七岁,秦灭东周公国。

《圣经》列王王表:

作者:大禹昆仑

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所罗门王就是周穆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fy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