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听了一节八年级的语文课,是一名年轻教师的课,贺敬之的《回延安》,整堂课按部就班,从教师讲授到学生学习也很有序,教师把这首诗的重点词句、修辞手法、也都给学生一一讲到,也进行了小组合作,最后还要求孩子们升华感情,仿写一段自己对延安的感受小练笔,但整堂课我总觉得缺了一些什么?
课后,我看了老师的教案和学生的作业,以及和老师谈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是怎么安排的、重难点怎么突破的?老师的教学目标也很明确,重难点也很清晰,学习掌握生字词和修辞方法,让孩子们能够理解作者对延安的感情,我问老师你的重难点有没有突破,她自己也感觉到没有完成预想的目标和突破重难点,我觉得通过教师授课状态、小练笔和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小组合作效果来看,老师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并没有达到教学效果。
原因:1、学生整堂课表现积极有效的回应不多,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2、老师对红色文化的铺垫不够,学生对作者对延安的情感没有完全理解,特别是作者对延安这种生死的革命感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仅凭老师的单纯的重点字和句的讲授无法让现在的学生完全理解作者的深厚感情。
3、通过教案看出来教师的备课仅仅是备了这堂课而已,备课不充分。
4、小组合作针对性不强,问题导向不清,学生讨论合作不明确。
5、教师授课的语言缺乏激情。
6、小练笔很多孩子没有写出来。
建议:1、不管什么课,首先一定要充分备课,作为年轻教师更是应该每堂课上课之前好好琢磨,根据学情如何完成教学目标、重难点确定后,采用什么方式突破完成重难点。
2、例如本次课,首先孩子们要提前预习延安在革命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作者在延安革命战争时期以及建国初期物资生活极其匮乏时期,但人们为什么精神生活却那么高昂,课堂中通过红色文化、和孩子们一起唱红色歌曲、这首诗也是一首当地的信天游的形式创造的,视频、歌曲等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战火纷飞的年代,再结合作者的诗句可能孩子会感受和了解到作者为什么对延安和延安的人民的感情如此深厚。
3、小组合作必须要有效,每个组员要明确知道讨论什么?怎么讨论?怎么质疑?怎么汇总讨论结果?谁来发言?绝对不能浮于形式?
4、小练笔好多孩子没有办法写出自己对延安的感觉和感情,可以先不以延安为题,而是写自己特别留恋和想去的地方,以此来体会作者对延安的感情。
5、年轻教师一定要规范上课的每一个环节,例如:上课时间把握好,不要拖堂。
6、建议老师练练字。
疫情期间工作确实很多,也很辛苦,建议年轻教师们,静下心来精心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教师的成长内驱动力非常重要,和孩子学习是一样的,硬逼是不行的,要发自内心的想提高、想学习、想上好每一堂课,我想如果这样其他的理由好像也可以克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