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在翻看老照片时,看见了两张泛黄的旧船票。这是母亲用过的旧船票,承载着那个时代赋予母亲的伤痛与无奈!
母亲生于1949年,记得我小时候,每当有人问她年龄,她常笑说:"与共和国同龄。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这样乐观的性格,如果不是脸上明显的痕迹,几乎会让我忘却她从小受过的苦难。
那是1960年12月30日,外婆让母亲去街上换铺花(弹好的棉花,可以做棉袄。那时候计划经济,需要用票兑换)。母亲为了赶回来上学,早早地就出发了,谁知噩运的魔爪正不知不觉地伸向她,从此改写了一生的命运……
母亲在去街上的途中,被从树林中窜出的大灰狼咬伤了脸,后被好心路人救下送往县医院救治。但那时的县医院医疗条件和水平有限,仅仅只能保持伤处不再感染,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母亲的鼻子位置只剩下两个孔(母亲跟我说起时,我实在不能想象那是怎样的画面)……
因为这次意外,本就经济拮据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成绩很好的母亲辍学了。老师三天两头去找外婆,让母亲去上学。外婆却只能推三阻四:"明天就让她去啊!"后来时间长了,老师也不再来了。
1970年外公听在上海当兵的老乡说上海第二医学院第九人民医院的整形外科可以整形,于是带母亲去了,经过半年的整形治疗,母亲恢复了一些,医院让先回家,过一年再去进行第二次整形。于是就有了这两张往返上海安庆的旧船票。(后来由于经济不允许,没有再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6270533/e0c43c9bb69d6db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70533/deb3130291e70e31.jpg)
那个年代,连自怨自艾的自由都没有,受伤后的母亲辍学后不但要帮外婆挑水挑粪去菜园浇菜,还要照顾妹妹和弟弟……那些伤痛的岁月带给母亲的只能是坚强。
我常常在想,如果当年外公在家自己去街上,如果母亲头一天去街上就换到了铺花(头一天母亲去过,但没有换到,所以母亲常感慨人的命天注定),母亲也许就能顺利上完六年级,也许能在乡里有份不错的工作(当年农村小学毕业就能有工作),当然也许可能就不是和父亲结婚从而没有了现在打字的"我"。
如果有"如果",我宁愿没有"我",也不愿意让母亲生命承受如此之痛。
母亲是坚强的,是独立的。父亲走了已有8年,我们常劝母亲不要再忙活,享享清福多好。但母亲从未表现出依赖儿女的迹象,整天房前屋后地忙,自己种菜,还从电子厂领电子回来加工。我们知道母亲是不愿意给儿女增添负担。
我远嫁他乡,不能时时陪伴母亲身边,常常后悔当初的不谙世事。幸好哥哥姐姐还在家乡,能常伴左右。我现在能做的事是只要有时间就尽量回去看望母亲。
希望母亲晚年的记忆里不再是那些伤痛的岁月,更多的是儿孙满堂膝下绕的幸福安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