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共修阅读-New 23 | 反噬效应:怎么判断一项财务决策的好坏

共修阅读-New 23 | 反噬效应:怎么判断一项财务决策的好坏

作者: Wfish | 来源:发表于2020-12-23 18:43 被阅读0次

    这一讲的开始,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假如你是一家高科技企业的CFO, 公司为了开发新产品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金,转眼年末要编制财务报表了,这些研发投入,多少应该认定为资产,多少应该认定为费用呢?

    研发支出如何处理,是对科技企业影响最大的财务决策。我们在第一讲说过,早期的研究投入,未来能否给企业创造价值还高度不确定。所以在现行会计政策下,要求企业把这一部分支出当成费用处理。后期开发阶段,产品已经非常接近商业化,预计很快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会计政策就允许把这部分投入资本化,也就是认定为企业的无形资产。

    虽然会计政策很清晰,但是实务操作中,资本化和费用化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其实非常难判断,因此公司有很大的主观判断空间。

    我们看看不同的操作方式,会带来什么结果。

    如果研发支出全部做费用化处理,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降低当期利润。费用化的金额越高,当期利润就越低。听到这儿,你可能说,那就全部做资本化处理,这样可以让利润看起来比较漂亮。

    但是财务高手会说,等等,你只考虑了当下,未来几年怎么办?

    财务决策的反噬效应

    这个财务决策有一个很重要的后果是多数人没有考虑的,那就是当下的资本化处理,对未来公司业绩的“反噬效应”。

    这个效应是怎么发生的呢?

    我们在“利润革命”那讲中说过,铁路设备这样的固定资产,未来每年都需要折旧,以体现出资产使用过程中的损耗,而折旧费用会直接降低当期利润。同样的,研发投入这样的无形资产,未来每年也需要折旧(会计上把无形资产的折旧称作“摊销”),而摊销费用也会直接降低利润。

    所以现在研发投入的资本化比例越高,也就是认定成无形资产的金额越高,未来每年需要摊销的金额就越大,对未来利润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这就是研发投入资本化的“反噬效应”。

    借用《无间道》里的一句台词,“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科大讯飞是一家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企业。作为一家高科技公司,研发投入自然是公司的一项主要支出。根据科大讯飞2018年年报披露,2018年公司的研发投入高达17.7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39%,而且比上一年增加了54.78%。

    (摘自科大讯飞2018年年报)

    公司有这么高额的研发投入,不同的会计处理对利润的影响显然是巨大的。

    科大讯飞选择了多高的资本化比例呢?

    2018年的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是47.02%。用17.72亿乘以47.02%, 也就是差不多8.3亿元的研发投入被认定为无形资产。2018年公司的无形资产也因此膨胀到16.26亿元。

    这个资本化比例合理吗?

    有两个方法可以帮助判断,分别是“横着比”和“竖着比”。

    “横着比”是指和同行其他公司比较。同行资本化比例大约在20%,科大讯飞的资本化比例显然更高。

    资本化比例比同行高,一定不合理吗?不一定。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科大讯飞的技术确实比同行更加成熟和领先,离商业化阶段更近。如果这个解释是对的,那么作为一家定位技术领先,走差异化路线的公司,马上推向市场的这些高科技新产品应该能给公司创造较高的利润空间。

    但是就像下面这张图显示的,科大讯飞2013年至2018年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基本徘徊在50%左右,而且这些年随着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的提高,利润率不但没有上升,反而还有所下降。所以科大讯飞研发投入如此高的资本化比例是否合理,还值得商榷。

    除了和同行“横着比”之外,还可以和公司自己的历史数据“竖着比”。2014年科大讯飞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只有39.16%,到了2018年提高到了47.02%。你会发现,资本化比例在逐年上升。

    图一:科大讯飞2013年至2018年主营业务利润率

    科大讯飞过去这些年不断提升的资本化率,对公司业绩的“反噬效应”已经开始出现了。我们可以在科大讯飞年报中,发现一个叫“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科目。这个科目体现的就是早年研发费用资本化之后,后续年份的摊销金额,也就是“反噬效应”。

    你可以继续看下面这张图,过去7年摊销费增长很快。2012年,科大讯飞无形资产的摊销只有3547万元,而2018年已经增加到了3.68亿元。摊销金额越大,当期利润就越低。

    图二:科大讯飞2012年至2018年无形资产摊销金额(单位:亿元)

    所以,研发投入资本化虽然提高了当期利润,但实际上却留下了一系列“后遗症”。财务高手在评估一家高科技企业的时候,会特别关注研发投入的会计处理,并且会警惕高资本化率对未来业绩的“反噬效应”。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反噬效应”在财务中并不是个例,其他财务决策也会产生类似效应。比如有的企业为了提升当期的销售收入,会把未来的收入提前确认到今年。怎么操作呢?一个常见做法是填塞分销渠道。这可以说是一种恶性的促销手段,卖方通过向经销商提供优厚的商业条件,诱使他们提前购货,从而在短期内实现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

    但是这样做,却没有考虑对未来几年收入的“反噬效应”。如果今年经销商已经“吃饱了”,商品短期消化不掉,那么后面几年的采购量自然就会下降,公司未来的收入相应就会减少。这就是填塞分销渠道的反噬效应。

    再比如,拥有大量固定资产的企业,为了降低每年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提升当期利润,可能会刻意拉长折旧年限,放慢折旧速度。例如一台3000元的电脑,原本预计使用寿命3年,那么每年的折旧费用就是1000元。如果把折旧年限拉长到10年,那么每年的折旧费用就只有300元了。利润就增加了700元。2013年,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就为了避免亏损调整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包括把机械设备从9年上调到14年。这样做显然能使当期的折旧费用下降,避免了亏损,但是折旧年限被拉长,也意味着未来有更多年的利润会受到影响。这就是改变折旧政策的反噬效应。

    人力资源的反噬效应

    不仅财务决策会产生“反噬效应”,人力资源管理同样会产生反噬效应。

    科技型企业为研发活动投入的不仅是资金,还有大量技术人员。企业创新需要人才,所以技术员工的比例对于企业创新有着重要影响。科大讯飞2018年的技术人员数量就高达6902人,占公司员工总数量的62.92%。

    一般我们会认为,技术员工多多益善。比例越高,企业创新产出和业绩就越高。

    真的是这样吗?

    有研究发现,技术员工比例和企业表现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倒“U”形的。 也就是说,技术人员开始增加时,对企业确实是有益处的。但是当比例过高以后,就会开始对企业的创新产出和整体业绩产生“反噬效应”。

    为什么呢?

    一方面研究表明,技术员工比例越高,在公司内部的重要性和话语权就会增加,相应的谈判能力就越强。这些员工谈判时往往会要求更多的工资与薪酬,会导致企业承受过多额外的成本。另外一方面,技术员工的囤积很容易产生“搭便车”现象,也会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作用。

    企业估值的反噬效应

    不仅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要警惕“反噬效应”,这两年企业估值也常出现“反噬效应”。

    创业企业在上市前会经历多轮融资,每一轮融资估值都会提高。估值不断提高本身是好事,但是如果估值被人为推高,超过企业价值本身,就会导致这些企业上市时出现股价破发现象,也就是上市后的估值低于上市前的估值。近两年的明星IPO企业,小米、平安好医生、汇付天下、猎聘、中国铁塔等都曾遭遇过破发。

    这个现象被称为“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也就是企业估值的“反噬”效应。

    为什么一级市场估值会超过二级市场呢?这背后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创业企业上市前的融资链条变得越来越长,以前一般到C轮或者D轮就上市,现在到G轮还没有上市。这就导致早期投资人不再有耐心愿意等到上市退出,而是希望找到“接盘侠”,希望下一轮投资人高位接盘,所以每轮融资估值就会被拉高。另外,早年很多私募股权基金痴迷于Pre-IPO模式,也就是在企业上市前高价突击入股,只要二级市场估值足够高,就有套利的机会。高价突击入股也会推高创业企业上市前的估值。当这个估值超过二级市场投资人的心理预期时,他们不愿意为这个虚高的价格买单,就会出现破发现象。

    总结

    在做财务决策时,需要考虑对未来的反噬效应。研发投入过度资本化、填塞分销渠道、拉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这三个财务决策,都会对未来收入或利润产生负面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值管理,也需要警惕反噬效应。

    课后思考

    你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曾经做过什么决策出现了“反噬效应”吗?

        反噬效应其实是在对当时情况作出错误估计错误判断是,所承担的一切后果。企业中有财务决策反噬、人力资源反噬和企业估值反噬。但是生活中任何一次决策,如果没有做到正确的预估形势,最终都会遭到觉得的反噬。最近一次决策反噬是买房,18年房价居高时买房,后房子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今年年底将将房子卖出。两年的时间,如果从资金的角度看,房子刚刚好,不亏不赚。但是把通货膨胀和还款压力造成的生活品质下降等,都是当初买房决策失误的反噬效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修阅读-New 23 | 反噬效应:怎么判断一项财务决策的好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hu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