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 知识需要基础吗?(1)

2 知识需要基础吗?(1)

作者: Li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8-20 22:49 被阅读4次

知识的基础是什么?或者说,知识有基础吗?

一、古典基础主义

(一)柏拉图

柏拉图提出了人类第一个关于知识的定义,那么,他根据什么提出这个定义呢?他认为,知识之所以能够成为我们关于世界的,得到确定的真的信念,是因为这样的信念,它是基于某种在我们的人类经验活动之前或已然存在的某一些理念(idea)。

idea也常被翻译为观念,但在柏拉图这,值得是理念或形式。因为这样的理念或形式,并不是存在于我们头脑之中的,不是主观的想法,而是存在于人之外的,是存在于人所在的此岸世界之外的彼岸世界的东西。而我们人类的知识,都是根据彼岸世界的理念所具有了它们现实世界的形态。

柏拉图认为,知识是来自于我们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反响/反映或图像/影像。而图像/影像就是洞穴假说里的说明:人类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其实都来自于“通过内部的篝火或外部的光投射到墙上的影像”,这些影像告诉了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我们的知识并不是由他们(这些影像)构成的,而是来自于洞穴之外的事物,也就是理念。

因而,人类所获得知识不过是对于彼岸世界理念的模本或复制。那样的理念构成了人类知识的基础。

(二)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并不认同柏拉图的这种说法。他认为,我们的知识是来自于,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一种直观或者说直觉,这种直观和直觉告诉我们关于外部世界如何能够成为我们把握世界的一种特定方式。这种直观或直觉存在于(个体)事物的性质之中。

这是涉及一个关键概念“实体”。“实体学说”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内容。

图片截自超星课程-江怡《知识论导论》

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知识产生的根据是来自于我们关于实体的认识。直观或直觉就是关于实体认识的形式。

(三)阿奎纳

中世纪著名哲学家托马斯·阿奎纳,从逻辑推演的方式,来说明一切人类的知识,其实都是来自我们人类的理性。他把人类的理性,叫做“人类的知性”。“知性”这一概念自阿奎纳开始,延续到黑格尔,历经了大约100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人类把握世界的根据(知识的基础)其实都建立在人类的理性能力之上。

由此,从彼岸世界的理念,进入到此岸世界的直觉,和人们的理性,形成了人们对知识基础的理解。

(四)笛卡尔

这种基础到了近代之后,就被看作是人内在的且是天赋的一种能力。因而,人可以获得知识,是因为人具有某一种天赋的能力(不同于经验且高于经验的能力)。这就是笛卡尔哲学给我们提供的,从“直观到自然之光,到理性推理,再到自明性”的这样一个过程。

图片超星课程-江怡《知识论导论》

这里的直观/直觉,跟前面有所不同,不是基于某一个个别事物的认识,而是基于某一种不同于个别事物(超乎了个别事物)的自然之光。

自然之光,也是今天(当代)所说的理性之光。但笛卡尔的自然之光来自于神/上帝。今天(当代)把自然之光理解为人的理性能力,或者说,按照这样的理性能力来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知识的根据。这个“根据”要作为一种根据,就必须要求他不需要有别的东西作为其自身的根据,因而,它自己就是自明的。

(五)自明性

人类的知识,如果完全需要某一种外部的,或者说在它背后或之上的某个东西作为其存在的根据,那么,推理就会被无限地后退,形成一种恶的循环。基础主义最大的功劳,就是为人类一切的知识的寻找基础——寻找那些不能够被怀疑的、或是不能/不需要别的东西作为其自身依据的那样一个基础。

参考文献:
[1] (美)约翰•波洛克,(美)乔•克拉兹. 当代知识论[M].陈真, 译.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第2章.
[2] (美)路易斯·P·波伊曼. 知识论导论:我们能知道什么?(第2版)[M]. 洪汉鼎,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第6章.
[3] 网络课程:知识论导论:我们能知道什么?
https://mooc1.chaoxing.com/course/200051510.html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 知识需要基础吗?(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jw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