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李白的豪情(三)

李白的豪情(三)

作者: 明朗说 | 来源:发表于2018-08-07 06:53 被阅读51次

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入唐玄宗第十六子永王李璘幕。李白一生抱负远大,这回做了永王李璘的僚佐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以为可以大展拳脚了,写了十一首《永王东巡歌》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

永王东巡歌 其二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奔腾四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三川:指洛阳一带,因境内有黄河、洛水、伊水三川而得名。
北虏:指安史叛军。四海:全国。
永嘉:西晋时永嘉之乱,永嘉五年,匈奴人刘曜攻破西晋都城长安,俘虏西晋皇帝,西晋皇室及大族渡江避难
,此时的安史叛军攻占洛阳,与历史上的永嘉之乱非常相似。

谢安石:东晋名相谢安,字安石。他坐镇朝廷,任用侄子谢玄在军前为帅,以八万人击败了号称百万前秦军队。
胡沙:指安史叛军。

谢安是一个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据说淝水之战胜利的消息传来的时候,他正在和客人下棋,看到了捷报,谢安不动声色。客人好奇啊,就问他啥事,他满不在乎的说:“小儿辈随意破贼。”没啥,就是前方的孩子们打退了敌人而已。这份镇静真是无人能及啊。

这首诗的大意是:洛阳一带叛军如麻,全国也是战乱沸腾好似永嘉之乱;如果永王你能任用我,我会像谢安一样谈笑之间平定叛乱。

安史叛军在李白的眼中不值一提,他谈笑间就能克敌制胜。

永王东巡歌 十一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玉马鞭:代指指挥军队的权力。
戎虏:本是对少数民族的蔑称,这里指安史叛军,因为安禄山是少数民族,他的军队也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士兵。
琼筵:华美的宴席。
日:代指皇帝。

“指挥戎虏坐琼筵”这里有典故,三国时期诸葛亮平定收服了蜀国的少数民族,“七擒孟获”使孟获心悦诚服,李白在这里以诸葛亮自比,说自己能像诸葛亮一样收服叛军。

这首诗的大意是:请君王把军权交给我,我坐在酒席上就能指挥那些叛军;南风一扫荡灭群寇,西入长安面圣报捷。

李白消灭叛乱的军队,就像风扫灰尘一般,轻轻一吹扫灭干净。

这一组诗总共十一首,这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首,充分体现了李白的豪情壮志。

李白入永王李璘幕已经是将近六十岁的老人了,他的一生除了在唐玄宗身边做了三年的翰林待诏之外,一直就没有做过官,即使在翰林待诏的任上,也只是皇帝的文学侍从,他匡世济民的崇高理想始终无法得以实现。

然而,战乱一起,李白又是激情四射、豪情万丈,他向永王李璘要军权,他要一展胸中的抱负,他要消灭祸国殃民的叛乱军队。经历了五十几年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这期间也有过迷茫和失望,但是李白的信念始终没有被打垮,李白的豪情始终没有被磨灭。

相关文章

  • 李白的豪情(三)

    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入唐玄宗第十六子永王李璘幕。李白一生抱负远大,这回做了永王李璘的僚佐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以为可以大...

  • 李白的豪情(一)

    上李邕 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

  • 李白的豪情(二)

    李白二十五岁离开蜀地,游历天下。走过了很多地方,也没有遇到太好的机会,一直没有飞黄腾达。他那颗不安分的心和卓越的才...

  • 李白的豪情(四)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黄河饮马竭,赤羽连天明;太尉杖旄钺,云旗绕彭城;三军受号令,千里肃雷霆;函谷绝飞鸟,武关拥...

  • 李白的豪情壮志

    一说到李白大家都会想起他的诗是那么的有名,还有他的才智过人之处,虽然只在喝完酒以后才会发挥的淋淋尽致,他的诗虽...

  • 我最喜欢的人

    我最喜欢的诗人是苏轼和李白。我最喜欢的诗也是苏轼和李白的诗。因为苏轼心胸豁达;李白豪情澎湃。今天先讲讲苏轼。 ...

  • 李白与桃花潭:被骗的豪情

    https://mp.weixin.qq.com/s/W4OSS0rhXVdsmcO-qI-X2Q

  • 解读天台山的温度——李白心中的明月

    李白是奔放的,祖籍西域的他自带策马啸西风的豪情; 李白是浪漫的,大唐的月色有七分属于他; 李白也是凡人,以诗入仕是...

  • 《上李邕》 陈家瑞

    李白豪情万丈,对于一些人非常不客气。 最具代表的,就是《上李邕》了。 李白:(敲门)你好,请问李大人...

  • 【随笔】李杜唐诗,一个江湖

    一:李白:豪情背后的穷途末路 诗仙李白,已经是中国人流淌在血液里的文化象征了,男女老少,无不吟过诗仙的诗,而李白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白的豪情(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kv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