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面对孩子问题行为该如何有效沟通?

面对孩子问题行为该如何有效沟通?

作者: iamluoyanjing | 来源:发表于2019-08-27 18:18 被阅读0次

    精神分析师付丽娟曾经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只个风筝刚好落在一个两岁小男孩儿的脚下,这个小朋友特别的好奇,就用双脚捕获了这个风筝。风筝的主人是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他跟着风筝追跑过来,看见风筝被这个小朋友踩在脚底,他什么也没说什么没做就跑开了。过了一会儿,这个丢了风筝的小男孩儿就跟他的妈妈走过来,这个妈妈边走边扭头训斥这个六七岁的男孩儿:“别人踩你的风筝,你就让别人踩?!你怎么这么没用?!”

    这个妈妈满脸的嫌弃和不耐烦,全部指向她的孩子。这个画面就像一只正在发飙的庞然大物,随时可能会回头撕咬弱小的动物,小动物不能逃走,因为那是他的妈妈,他需要她的帮助。但同时他必须小心翼翼,避免被更凶猛的袭击。小男孩很艰难地跟着母亲,此刻,这个妈妈已经气得有些歇斯底里,回头冲着儿子喊:“你就被这么个小不点欺负?!你活着有什么用?!”

    这个时候,一个年轻男人突然出现,给了这个崩溃中的小男孩儿一耳光。男人压低声音对小男孩说:“哭什么哭,有什么可哭的?!”这个就是小男孩的父亲,阴霾而暴力,周围人很多,即使打儿子一巴掌,也不足以宣泄他对儿子的愤怒。

    我们说,一个人的性格及命运取决于原生家庭,而父母,其实就是一个孩子的原生家庭。遇到这样的境况,该如何引导孩子呢?男孩儿的父母为什么如此暴力就不能好好说话好好教育呢?

    按理说,一个六岁的男孩应该具备解决这种场景冲突的能力。比如,遇到一个小朋友踩到自己的风筝,可以以大哥哥的身份和对方交涉,告诉小朋友请走开,这是我的风筝;或者找到小弟弟的父母,让小弟弟的父母保护性的把小朋友抱走。而这个孩子并没有这个解决人际冲突的最基本的能力,为什么呢?最大的可能是,没有来自父母的榜样和范本。

    当小男孩的父母分别出场,就可以确定,不仅小男孩没有正面的父母的榜样,而且父母处理问题的心智,会直接破坏小男孩可能自发生长的人际能力。如果这个小男孩儿的父母有爱有规则的陪伴孩子成长,孩子就会有力量辨别和保护自己的边界,而不是这么束手无策。当孩子遇到困难寻求父母支持,都是孩子学习面对挫折的机会。而这位母亲在孩子寻求帮助呈现弱小的时候,对孩子的态度是羞辱和贬低,没有情感上的支持和技术上的指导,这只会强化孩子对挫折的恐惧和回避,甚至导致创伤。

    父母的心智功能,决定了如何对孩子之间的互动赋予意义。例如,对于两岁的男孩来说,他踩住风筝,在他的脑袋里是没有“我在欺负大哥哥”的这样的动机的,他大多是对风筝好奇。六岁的孩子正常情况下,也不会认为自己被两岁的孩子欺负了。但是妈妈给这件事情赋予的意义就是孩子被欺负了,实际上是把孩子等同于自己的一部分,自己曾经有被不公平对待不被尊重的经历,自己的价值感存在感就比较低,就觉得这样一件事情当中孩子被欺负了就好像曾经的自己被欺负一样。这样的事情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两个孩子出于本能欲望争抢玩具两个家长吵的不可开交气的不行。

    所以说妈妈赋予某些事件的意义,是用自己的心智替代和覆盖了孩子的心智,同时这个意义是负面的,就很难让孩子获取力量和营养,这就是对孩子的伤害,也是失败的教育。正确的教育是什么呢?该怎么说,才能引导孩子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有两点。

    1用表达感受代替评价批评命令威胁等

    当孩子的一些行为给父母造成困扰时,我们往往习惯于用命令批判的沟通方式,比如:“被别的孩子踩住风筝,你怎么这么没用!”或者‘还不把你的风筝收起来!’这种批判的命令的沟通方式,传递的信息是:我比你懂得多,我比你厉害,你需要按照我说的做,它暗含着对孩子的控制和不信任,孩子虽然不说,但他可以感受得到。

    当孩子嗅出这种不接纳的味道,他们会产生抗拒心理,抵抗来自外界的控制,这就是大多数时候,孩子对父母的话没有反应让你说也是白说的原因,就像故事中的孩子,不管父母如何训斥,总是缩着身体一动不动。

    在这里,正常的父母或许可以这么沟通:‘你的风筝被小朋友踩住了,你有点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做,是吗?’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妈妈看到你现在还不能保护好自己的物品,有点难过和担心’等等,然后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诸如‘你告诉小弟弟这是你的风筝,请你走开’‘请小朋友的父母帮忙’之类。

    2“后果描述”代替“贬损信息”

    这个故事当中的孩子就被父母贴了一个像诅咒一样的标签‘你没用你无能’,包括我们生活中经常会有家长说“你怎么不好好上课啊?你怎么这么不省心呢!”‘见人不打招呼,怎么这么没礼貌呢!’这些语句被统称为贬损信息,孩子认同之后反而容易形成低自尊低价值感。

    不带指责的后果描述是:‘我看到你没有跟小朋友沟通没有保护自己的玩具,担心你最喜欢的风筝被踩坏了就没法玩了’‘我看到你不好好上课担心老师教的动作啊儿歌啊你记不住’‘我看你把玩具撒在地上到处都是,这样大家走路时容易被绊倒’等等,此处的关键是,描述孩子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而不是指责评价。当我们描述事实可能造成的后果,其实是在帮他们找出问题,这样孩子才能明白那儿出了什么问题该怎么去调整。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父母不想教好自己的孩子,那么,小男孩的父母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说话呢?他们为什么做不到呢?

    我们知道,一个人在有情绪的时候,能够好好说话,需要有良好的逻辑能力、良好的洞察能力、良好的语言能力、良好的共情能力等,这个得需要觉察,需要组织加工,需要思考么说对方能听懂,这个过程是是反人性的。而发火就不一样了,不用走脑,不用走心,跟着肾上腺素的感觉走,只要肾上腺素一分泌,怼人的话自动就来。不用逻辑,不用体谅,多简单啊,所以,发火是比好好说话更轻松的本能的表达方式。

    心理咨询师丛非从老师说过,人在发火的时候,是一个心理饥饿状态。一个人在饿晕了的时候,是顾不上慢慢吃饭的。这时候只有狼吞虎咽才符合他的状态,只有当一个人内心不饥饿的时候,才有可能做到心平气和的好好说话。那么,当一个人发火的时候,他内心的饥饿是什么呢?理解。当一个人在情绪很大的时候,他对于被理解的需求特别大。

    可是他越是发火,你就越不想理解他;

    你越不理解他,他的渴望就越大;

    他的渴望越大,他就越发火;

    恶性循环。再一次重复了他从小到大不被理解的创伤。

    这时候只有被理解,才能安抚到他的怒火。比如你说:“你看起来真的好委屈。”这句话能疏导60%的愤怒,如果你再精确地补充上他哪里委屈了,就可以疏导对方80%的愤怒。这时候,他才有了好好说话的可能性。

    所以想让别人不要发火,好好说话,有效策略之一,就是理解他,然后替他表达。准确地说就是:你不仅要在沟通的情境中表达自己,你还要承担对方无法表达的内容,替他表达出来。这个就是心智化的过程,也是心理咨询师整天训练的内容,所以普通人也很难做到。

    婴儿在最初学习表达的时候,他无法识别和表达自己的内心活动,他就知道哭啊,打啊,然后这时候妈妈就要替他表达:‘宝贝,你是不是饿了?你是不是害怕了想让妈妈抱抱?你是不是生气了’等等,这个时候孩子慢慢就识别到,哦,我这个是生气啊,我这个是委屈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他就有了语言表达自己需要和情绪的能力。

    但很多妈妈自己的委屈都没有被识别过,她就没有能力识别婴儿的委屈。她面对婴儿哭闹生气的时候,就只会说:“哦,别哭啦别哭啦”,心情糟糕点就会说:“哭是不对的,你怎么总是哭啊”。她只想对哭做点什么,比如阻止,却很少去关心小孩为什么哭,是什么情绪在主导。

    如果想学会好好说话,你只要学会两个步骤就好了:一是识别自己的情绪状态,二是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描述他想表达又无法表达的内容。

    如果你想让在生气的人学会好好说话,丛非从老师说就需要4个步骤:

    1、识别自己怎么了。此刻,我发生了什么,我对他的期待是什么。

    2、暂时搁置自己的需求。你需要清空你自己,才有可能去了解对方的世界。

    3、中立地去理解对方。他怎么了?他受了什么伤?他为什么这么愤怒?他的期待是什么?当你使用中立视角,进入他的体内,感受他的感受,你就能理解他为什么如此愤怒。

    4、替他表达。你是不是因为XX而特别受伤?你是不是希望我可以做XX?

    然后双方就有了好好说话的可能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面对孩子问题行为该如何有效沟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ky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