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漱茶》一文写道:“率皆用中下茶,其上者亦不常有,数日一啜,不为害也。”他敏锐地意识到,中下等茶,因季节、制作、生态等差别,可能会造成咖啡碱、茶多酚等物质的含量过高;或因杀青不透等因素的存在,对这类茶的饮用,如果不加节制,可能会对人体造成过度的刺激或损害。因此,他提倡尽量喝上等茶,且数日一啜为宜,这与我一直倡导的“喝好茶、少喝茶”,其内涵是基本一致的。当然,这里要考虑到古人生活条件的局限,他们可能没有我们今天的富足,体内也没有那么多的累积营养可供消解。
浅谈苏轼饮茶观:寒苦其后,他又写道:“昔人云:自茗饮盛后,人多患气,不复病黄,虽损益相伴,而消阳助阴,益不偿损也。”“人多患气”,是指饮茶过量,会损人元气。我们饮完茶后,会感觉精神抖擞,实质上是咖啡碱调动了人的元气所致,临时透支了自己的精、气、神。如果长期透支而得不到及时修复,必然会导致气虚体弱。如果再长期饮食不节,不注意营养的全面摄入,就是过劳过量,就会损伤气血。“不复病黄”,是指茶的苦寒可清热燥湿,对湿热引起的黄疸型疾病,有很好的预防功效。现代医学也证明,茶对急性肝损伤,有很显著的修复作用。适量饮茶能够保肝护肝,降低脂肪肝的发病率。
浅谈苏轼饮茶观:寒苦等级较低的夏秋茶,往往寒性较重,苦寒伤气。如若过量饮用,不加节制,确实会损伤体内的阳气,打破人体健康的阴阳平衡。那么对于等级较低的茶叶,应该去如何利用呢?东坡说:“吾有一法,每食已,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知。”用浓茶漱口,不但不伤脾胃,而且茶中含有的适量的氟,可以使龋齿再矿化,修复牙釉质,有固齿消炎、去除口臭、预防口腔疾病的良效。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由此可见,清代的曹雪芹,早已得东坡真传,把黛玉漱口、吃茶一章,写得细微传神,有礼有节。这也从侧面证明,东坡用浓茶漱口的保健方式,对后世的影响之深之远。
---节选《茶与健康》• 静清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