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饭桌上,我听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他还在上初中的时候,被诊断出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用他的话说,那时候200米的路没走完,血就供不上来了。
本就是农村人,没什么钱,家人为了给他治病,去全国各地求医问药,骨髓都抽过好几次,药也用过一大堆,病情仍不见好转,家中的积蓄也花得一干二净。后来他知道好多邻居暗地里都劝他的父亲,放弃对他治疗。
学也没法上了,他就天天躺在家门口的玉米杆堆上晒太阳。有一个卖豆腐的流动小贩,经常从他家门前路过,但两人从未有过交集。直到有一天,小贩在他面前停了下来,问道:
“咋不上学了?是有什么不舒服么”
“嗯。”
“啥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我给你个地址,你去那儿看看,那是郑州中医院退下来的老中医,也许能治好你的病。”
于是父子俩第2天一大早就起床赶路了,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已经过了中午了。郑州市大同路,他现在还记得很清楚。
老大夫看了他的化验单,号了号脉,又问了一些他的具体情况,就给他开了药,让他拿回家吃。
药价700多,但大夫没收钱。也许大夫的意思是吃了药有效果再来,如果没效果,那也就别来了。
知道父子俩因看病花光了积蓄,老大夫的夫人还给父子俩买了回程的火车票。票价10块零5毛,他依然记得很清楚。
药是一粒粒的中药小药丸,只吃了一个星期,他的感觉就不一样了,身上比以前有劲儿多了。
后来父子俩再去郑州,带上了自家种的粮食蔬菜土鸡蛋去感谢大夫。
先后又吃了几次药,他的病痊愈了。
后来他问大夫为什么会愿意帮助他们,老大夫说道,我这辈子行医不为别的,就为了积德行善。
如今30多年过去了,现在的他,有了几套房子,好几辆车,更是两个女儿的父亲,可谓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外人提起他,无不称赞他是个乐于助人的热心肠。
他说,是老大夫给了我第2次生命,我要沿着他的路继续走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