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看了剽悍一只猫的文章:这样写作,多走10年弯路,才意识到自己不慎踏入了写作的误区。
多写自己的践行心得,少写读书笔记或听课笔记
下面两点,是我一直犯的错。
1、读一本书,摘抄里面的经典句子,凑成一篇文章,美其名曰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
2、听一堂课,记下几个很能打动自己的点,凑成一篇文章,美其名曰分享自己的听课心得。
看过一本书或听过一门课后,我喜欢写篇文章记录一下。看来只摘抄别人的话是错误的做法。我理解的正确的做法,是把书中或课程里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和方法好好总结一下,然后开始践行。在践行的过程中,可以把自己的践行心得、想法和做法写出来。尤其是在践行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时,自己是如何克服困难继续前行的,这样的经验很宝贵,值得分享。当然,相比之下,写践行心得比写单纯的读书笔记难多了,因为践行需要时间,需要认真去研究,实践和反思,但收获也会很大。
没有产品或产品不好
没有产品或者有产品不懂得写文章推广也是错误的。剽悍一只猫在这一点上做得特别好。他的主要产品是训练营和书,我也看到他在不断地写文章推广。甚至在樊登读书上也看到了他的身影,进步确实很大。一提起他,便能想到他的产品。我现在的写作范围还比较宽泛,想到什么写什么,不够聚焦,更谈不上有产品了。创造属于自己的产品,确实是我努力的目标。
还有一种错误,是产品不好,却写得天花乱坠,吸引读者购买。这样的生意不会持久,时间久了还会影响一个人的个人品牌。所以,既要好好做产品,又要好好推广。
仔细考虑读者的需求
写作者通过写文章与读者交流,如果从不考虑读者的需求,写作就变成了孤芳自赏。如果写作者能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写出对读者更有意义的文章。好多人的文笔一般,但是简洁,言之有物,能帮读者解决问题,反而更受欢迎。这一点我也差得远,因为写作范围不够聚焦,所以目标读者不够清晰,自然无法有针对性地考虑读者的需求。
加入写作社群三年了,进步缓慢的原因大概就是陷入了这几个误区。因为每篇文章几乎没有反馈,只能靠自己去觉察,找到自己的问题不断提高。希望这几个误区也能给在黑暗中摸索的其他写作者一些启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