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是很显眼的小家伙,从我第一次走进教室练习课堂上的觉察时就发现了他的存在——赛比尔。
我总是会叫错名字,拜斯尔,他表现出一种特别不想理我的状态,上课也坐不端正,不说不写,还要和同学一起打闹。每次上课,当我边讲边扫视全部学生时我能看到他在不出声的情况下回答着我的问题,当你让他回答时,他有一声不吭,或者挤一句不知道,就自己坐下来。面对这种随意,我为难过他好多次:让他继续站起来,给他讲规矩;还说他是来听我课的大领导……,后来日子长了,对他特别好奇,总是刻意的去靠近他,我隐隐约约感觉到他是个很有趣的孩子,但是一直都没有任何回应。
有一天要上口语交际课,交流分享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上课前,我大概备了一下孩子们上课会提到的一些人物,怕出现接不住他们的话题,特意搜索了一番,以备万全。
上课后,先让孩子们用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告诉大家,自己看过《西游记》。孩子们都跃跃欲试,课堂气氛超级好,然后我们走进课文文本,归纳人物形象。在这一板块,轮到赛比尔时,他说了“吕布”,三国演义,我问他具体的形象时他便一言不发,而我因为他的发言,表现的格外激动,开始和其他同学一起补充——赤兔马,方天画戟,三姓家奴…
讲到“三姓家奴”时我被挂在了黑板上,和同学们说了实话,老师不知道,和同学们一起去找答案。下课后我走到他跟前问他,从哪里知道吕布的,知识面太广了……
游戏里面的人物
又是一个意料之外的答案!
上完这课,一直觉得有什么东西是非常值得我去学习的,他的名字从那一天和吕布放在了一起。
作为老师我们可能真的在备课的过程中做不到万全的备,如果学生的所有思想都能在我们的意料之中,那也是可怕的,没有希望的。我们应该学会去适当的留白,对于课堂上出现的意料之外要用问题的方式还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给他们更多的可能,而不是把自己变成百科全书,变成权威。面对课堂上回答不了的问题要学会和学生一起去共创,一起探索,面对自己都知道的东西,也要适当的保留,藏一部分,让学生主动去找答案,去发现问题。课堂是学生的,我们只是引导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借课堂来树立自己有多么厉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