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学士院试春秋定天下之邪正论】
论曰:为《谷梁》者曰:“成天下之事业,定天下之邪正,莫善于《春秋》。”请因其说而极言之。夫《春秋》者,礼之见于事业者也。孔子论三代之盛,必归于礼之大成,而其衰,必本于礼之渐废。群臣、父子、上下,莫不由礼而定其位。至以为有礼则生,无礼则死。故孔子自少至老,未尝一日不学礼而不治其他。以之出入周旋,乱臣强君莫能加焉。知天下莫之能用也,退而治其纪纲条目,以遗后世之君子。则又以为不得亲见于行事,有其具而无其施设措置之方,于是因鲁史记为《春秋》,一断于礼。凡《春秋》之所褒者,礼之所与也,其所贬者,礼之所否也。《记》曰:“礼者,所以别嫌、明疑、定犹豫也。而《春秋》一取断焉。故凡天下之邪正,君子之所疑而不能决者,皆至于《春秋》而定。非定于《春秋》,定于礼也。故太史公曰:“《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为人君父而不知《春秋》者,前有谗而不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子而不知《春秋》者,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夫礼义之失,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其意皆以善为之,而不知其义,是以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夫邪正之不同也,不啻若黑白。使天下凡为君子者皆如颜渊,凡为小人者皆如桀跖,虽微《春秋》,天下其孰疑之?天下之所疑者,邪正之间也。其情则邪,而其迹若正者有之矣。其情以为正,而不知其义以陷于邪者有之矣。此《春秋》之所以丁宁反覆于其间也。
宋襄公,疑于仁者也。晋荀息,疑于忠者也。襄公不修德,而疲弊其民以求诸侯,此其心岂汤武之心也哉?独至于战,则曰“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非有仁者之素,而欲一旦窃取其名以欺后世,苟《春秋》不为正之,则世之为仁者,相率而为伪也。故其书曰:“冬十一月乙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春秋》之书战,未有若此其详也。君子以为其败固宜,而无有隐讳不忍之辞焉。荀息之事君也,君存不能正其违,没又成其邪志而死焉。荀息而为忠,则凡忠于盗贼、死于私昵者皆忠也,而可乎?故其书曰:“及其大夫荀息。”不然,则荀息、孔父之徒也,而可名哉!谨论。
译文:
写作《谷梁》,传承《春秋》的作者说道:“能够帮你成就天下的事业,鉴定天下的邪恶和正直,没有比《春秋》这本书再好了”。请让我解释为什么他会有这么极端的言论。《春秋》这本书,一直是用礼来贯穿如何成就事业的内容。孔子议论夏商周三代盛世的原因,必须要归于这是行礼仪的宏大成果。而三代最后衰落了,也是由于慢慢废除礼仪的本质原因。君与臣、父与子、上与下,没有一个不是由礼仪来确定他所处的地位。以至于有礼仪就能生存,没有礼仪就要灭亡。所以孔子自少年到老年,从没有一天不学礼并且也不用其他方法治学治国,后来周游列国,无论是善于治国的能臣还是强势威严的国君没有一个能改变他。知道天下没有谁能用他的治国之道,所以他退出政治而制定有关礼仪的条文纲纪条目,用来送给后世的有意行礼仪仁政的君子。又因为不能亲自看到后世是如何按照礼仪行事的,有了具体规定而没有设置具体施行的方法,于是按照鲁史记载的内容写出了《春秋》,来判断裁决什么是礼。凡是《春秋》所褒扬的,就是礼所赞许的,凡是《春秋》所贬低的,就是礼所否定的。《史记》里说:“所谓礼,就是用来区别嫌疑,明确疑惑,判断问题的”。而选取《春秋》这本书就可以完全判断了。所以凡是天下出现的邪恶和正直,作为一个君子如果疑虑而不能做出决定的,都可以按照《春秋》里的内容,。做出决定。其实这个决定不在于《春秋》这本书,而是这个决定在于礼。所以太史公司马迁说道:“《春秋》这本书,是关于礼义的主要经典著作啊,作为君王和家长的的如果不知道《春秋》的内容,就会前边有陷害别人坏话的人而没有发现,自己身后有不忠的人而不知道。作为大臣和儿子的如果不知道《春秋》的内容,就会株守常规之事却不懂因时制宜,遇到突发事件则不知如何灵活对待。如果,礼义都已经失去,那么结果就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他们心中想的这都是好事才去做的,而不知道《春秋》的大义,即使蒙受史家口诛笔伐的不实之言却不敢推卸罪名。
邪恶与正直的不同,就如不可能一样的黑与白,天下凡称得上是正人君子的人都像颜渊,凡是称为凶残小人的人都如夏桀和柳下跖,虽然他们在《春秋》里不明显,但是天下人谁会怀疑呢。天下人所怀疑的,是那些处于邪恶与正直之间的人。他的性情是邪恶的,而他的作为也有的时候是正直的;有的人他的性情本来是正直的,却因为不知《春秋》大义而陷于成为了邪恶的人。这就是《春秋》不厌其烦反复叮咛与邪与正之间的原因吧。
比如宋襄公,就好像是个仁义的人,比如晋国的荀息就好像是一个忠臣。宋襄公不施行德政治国,而是为了在诸侯间的威望而使他的人民贫穷和疲惫,这样的用心怎能和汤武的用心相比呢?特别是在征战的时候,宣扬的是”不去俘虏年老的战士,不去攻打对方还没有成列的队伍“。他并没有一个仁者的素质,而是像这样做一旦窃取了仁者的名声就可以欺骗后世。所以《春秋》不为他正名,否则这个世上施行仁政的人,都要互相一起去作假了。所以《春秋》书上说:"这年冬天十一月初一,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宋军大败”。《春秋》描写的战争,从没有写得像这样详细的。正人君子认为宋襄公的失败是必然的,而没有隐晦的说他是因为仁慈而失败的借口啊。荀息如何对待他的君王呢?君王在世的时候不能纠正他的错误,君王去世后又没有成就君王邪恶的目的而自杀。如果荀息这样做也算是忠臣,那么忠于盗贼的人、死于私下亲近的人都是忠臣了,那这样可能吗?所以《春秋》书上说“还有他的大夫荀息”,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荀息、孔子都是一类人啦,同样可以盛名传世了!论述到此为止。
读后诗曰:
邪正忠馋辨伪真,春秋大义定君臣。
颜渊不改贫修乐,荀息襄公是小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