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俊芳)
“课程实施”之“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P72-79)
阅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两部分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标提出了哪些课程开发与利用建议?在这些建议中,哪些您做得好,哪些还需要去关注拓展?
1.充分利用和有效开发教材资源
2.突破教材的制约,合理开发教材以外的素材性资源
(英语绘本、短剧、时文等)
3.积极开发和利用学校资源
(图书馆、语言实验室、音像设备等教学设施,课外英语读物和视听资料,以及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等......)
4.注重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
制作班级英语日志、英文墙板,,用英语进行网络交流......创建英语广播站)
5.大力开发和利用数字学习资源
(数字资源、英语教学网站、开设网络课程等)
6.注重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效性
在这些“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建议中,相对而言,我实行的比较好的有:第二条“要突破教材的制约,合理开发教材以外的素材性资源”和第四条“ 注重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我尝试过英文绘本阅读,英文情景剧表演比赛,英语小报等,做的不够好的主要表现在第一条“充分利用和有效开发教材资源”,我觉得自己还需要在解读挖掘教材方面努力,一方面是通过多读书扩展个人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是需要跟着优秀的人一起学习新课标相关理论知识,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二、课标提出了哪些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建议?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学研究?如何促进自身教育教学专业成长?
1.凝聚智慧,建立教师学习和研究共同体
2.更新理念,把握课程标准的内容精髓
3.研读教材,开展基于学情的精准教学
4.聚焦课例,开展反映真问题的小课题研究
5.坚持反思,促进自身专业可持续发展
6.深入课堂,扎根实践,改进教学
7.拓宽渠道,创新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机制,提升教师课程育人能力
作为一线教师,课题研究要从聚焦身边熟悉的小事开始,然后把小事扩展为这一类的事,然后再从这一类事中寻找共性问题及解决办法,开展探究真实问题的小课题研究,就是教学研究。比如,研究我们熟悉的某一节课是否高效,为什么高效,如何让这一类型的课高效等;研究我们的学生,优秀生为什么优秀,潜能生还有什么潜能,中等生何以成为优秀生等;研究我们的教材,基于当前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各种研课等,统统都可以当作研究的对象和素材。聚焦小问题,真问题,做实实在在的教学研究。
要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必须依赖于“三专”支撑,即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郝晓东老师说,专业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那么专业交往则是与优秀的人同行,既能相互学习,也能够给予彼此前行的动力和能量,促进自己走的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