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十二,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设定的“国际母语日”。
看到某公号的一篇推文,题为“没有方言的人,没有家乡”。文中写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走出半生,所眷恋的无非是那一方故土,几位故人,几句乡音罢了。
文章很短,感慨很多。
现在还有乡音么?你,还有你的孩子,你们还在讲方言么?
别地不讲,就讲我们的吴方言,苏州话,被公认为是最好听的方言。曾经,还是某个服务行业的职场普通话。从业人员无论出生哪里,只要入了这个门,吃了这碗饭,一定一定,要学会讲一口苏州话。
至于讲得标不标准,软不软糯,那就看各人的悟性了。详见电影《海上花》。
可惜的是,现在土生土长,的的刮刮的苏州人,有几个孩子会讲一口苏州闲话?即使会讲,又有几个,能够讲的标准地道?听起来总归觉得硬撬撬,刁嘴大舌头。
这个,真的是很奇怪的事情。记得我们小时候,大家都是说方言的。什么地方的人就说什么地方的话,不认识的人攀谈起来都不用问籍贯,一开口,一口乡音就是一个人的底牌。
有一个著名的上海独角戏段子,叫做“十三个人搓麻将”。演员要模仿十三个人,分别讲到上海话、绍兴话、江北话、宁波话、苏州话、杭州话、山东话、浦东话、无锡话、崇明话、常熟话、常州话、广东话、这十三种方言。诙谐有趣,笑料不断。充分考验了演员的基本功。
吃开口饭的演员有一门基本功课,叫做“乡谈”,就是学习各地方言,绝对需要语言天赋。通过这个段子也可以得知,那时候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讲各自的方言,与人沟通交流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个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那时候的人,都能听得懂别人的方言,也一直坚持在说着自己的方言。现在的人,一家子骨肉,却在家里都不讲方言,要特意讲洋泾浜的拗口“普通话”?
我觉得,以前的人员流动不似现在大,难得出门,一辈子不讲普通话,问题也不大。比如我妈就一辈子坚持不说普通话,反正这也丝毫不影响她的生活。据老爸讲,他们年轻时候到北京去旅游,买东西的时候,我妈操着一口吴方言问人家:格个么事啥价钿(这个东西什么价钱)?
一脸毛线的北边人瞪着她一句话也搭不上来,以为来了个日本人。这个段子老爸讲了无数遍,一家人笑了无数遍。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现在人员流动大,各地各单位都汇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大家讲普通话是为了便于开展工作。但是,学好当地方言,是为了更方便开展工作。
有些单位,会听会讲当地方言是一项必备的工作技能。比如乡镇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不会讲方言就没法开展工作。因为辖区里的老人可不会讲普通话 。
于是一些刚工作的新民警去社区村里走访,都会配个当地的辅警做翻译。刚开始还情有可原,天长日久,这个场面别人不说,自己也觉得难堪。努力工作,一定是从努力学习方言开始。
背井离乡,有些人几年就学得一口当地方言,更多的人一辈子都是一口普通话。聪明愚钝,高下立见。相比年纪大的人不会说普通话,现在是年纪小的人不会讲方言。家里家外都是一口普通话,好比这个家里长住一个北方客人,真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很多家长热衷给孩子学各种外语,却有意不让孩子学自己的方言。觉得方言土,不上台面,哪有外语“洋气”。这个舍近求远,本末倒置,实在无法理解。
方言代表着一地文化的传承,土的掉渣的俚语俗话中,蕴含着许多传统文化。如果孩子们都不会讲方言,只会统一说普通话,就是把当地文化的根脉,给生生拗断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