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在农村实行的分田到户、联产承包责任制效果明显,确实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但随着时间的延续,一些突出问题便出现了,卖粮难,卖棉花更难。
起初,棉花的收购价格还可以,七八毛甚至一块多钱一斤,人们去收购站卖棉花一般都是早上四五点钟甚至更早点拉着车或骑着自行车驮两包棉花去排队挨号,一等就是好几个钟头,等到早上八点收购站上班收购,尽管辛苦点但能以卖些钱,还可以接受,万元户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
但是后来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在本地(鲁北地区)一斤好棉花最低的时候才三四毛钱一斤,而相临的河北省盐山以及海兴县八九毛至少也六七毛一斤,我就曾经用“大铁驴自行车”驮着两包(不足100公斤)棉花和几个同村的伙伴去海兴卖过棉花,从零晨二点出发到了海兴(150多华里)挨上号卖掉棉花再返回已是晚上的10多钟,尽管很辛苦,但价钱比较合适,我的棉花卖了六毛五一斤,有的同伴卖了七毛多钱一斤,比在当地多卖不少钱。
卖粮食也是困难,我和父亲就曾经赶着驴车去县城卖过棒子(玉米),刚一上集给一毛二分钱一斤没卖,谁知道一会儿卖粮食的大车越来越多,最后才卖了八分钱一斤,一车粮食卖了不足100元。
这就是八十年代后期的现状,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以及棉花根本卖不出钱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