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提到这个问题,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环境中,现在提笨功夫是否不太适合?“笨功夫”是否意味着没有效率?
我前几天刷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写的公众号文章,我突然不想在简书上写作了,我想继续用公众号写。
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呢?
回想当初我用简书,就是因为它方便,随时可写,一篇文章只需要半个多小时就写好了。而在公众号上,要花三倍不止的时间。公众号个人每天最多只能发一篇,我先在印象笔记上先写下零星的片段,等有空时再在电脑上整理,还要配图、写简介、排版、不断调整等等,一篇文章要花好久,而简书在手机上随时随地就能写了。
这样好像简书更好,可正是这些“笨功夫”,使得文章花的心思更多,自然内容也会更好一些。
回看最近一年多简书里的文章,总不甚满意,可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有些悔恨没有尽心的自己。
内容不好有很多原因,可能是我一直没有找到写作的方法,有时候写混沌大课、写商业案例、写学到的新知、写生活感受,好像什么都有写,但又好像写作并没有实质性提升。
我觉得这么的状态需要改一改了,如果还是这样“乱写”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我决定每个月写一本书(不按照007的节奏,按自然月的节奏),边看边写,用四周的时间,用四篇把一本书的读后感写完。
刚开始肯定有些困难,先模仿,相信后面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三月份开始了,本月书籍《结构性改革》——黄奇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