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燃烧的原野》一书的十七个故事中,胡安·鲁尔福用不让人犯困的方式,展示了墨西哥的乡村故事。但以更辽阔的眼光去看的话,这些故事不仅仅只发生在墨西哥的某个乡村。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这些故事不会只发生一次,只是有些被人讲出来,有些就像没发生过一样。故事里的那些人死了就像是他们从来没有活过。那注定的命运似乎从来没想过要改变一下方向。
用契珂夫的语言为胡安·鲁尔福的十七篇故事添加一则注释就是------你的面包是黑色的,你的命运也是黑色的。
我们吃着面包填饱肚子,生活在狼吞虎咽地咀嚼着我们。胡安·鲁尔福用他的文字告诉我们-----“咀嚼”这个词语发生时的力道和场景。真实性和残酷性用诗一样的文字描述出来,会让人哑口无言。就像在《都是因为我们穷》这篇小说中,那位近乎麻木的父亲已经预见到自己的小女儿仍将重复的命运,他说:
“错不了。”他说,“不管她走到哪里,只要让人瞧见,准备把人家的眼球撑破的,她最后要变坏的,我看她最后是要变坏的。”
这句话与其是说给自己的小女儿听,还不如是他说给自己听的。在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时,这位父亲看到曾经的命运又将落在自己的另一个女儿身上,他们一点反抗的能力都没有,而他的小女儿也明白。眼睁睁看着洪水从自己家经过时,她只能“从山坡上望着河水,没完没了地哭。一行行脏泪淌过她的脸颊,好像大河钻进她身体里头去了”。
给这对父女带来绝望的洪水,冲走的不仅仅是庄稼,还有一头小母牛。这头小牛是小女儿的嫁妆。这头小牛还是这个家庭最有价值的财产。一位女子的命运能得以改变的希望就系于这头小牛身上。洪水过后,希望也随之破灭。胡安·鲁尔福在《都是因为我们穷》这篇小说中,没有提及命运或是希望这一类的词。他只是原原本本将一头牛与一个家庭、一个女子之间的脆弱关系讲明白。
生活中的某一个环节一旦被猝不及防的意外折断之后,就再也无法拼凑完整。但这个故事的残酷性还在于,一个人的未来居然和一头牛之间可以划等号。那位站在山坡上哭泣的小女儿显然也提前明白这一点。在洪水过后,这个家庭没有能力再去拥有一头小牛,都是因为他们穷。在这个故事里我们会看到一个残酷的逻辑:发洪水了,穷人家的牛给水卷走了;牛没了,穷人家的女儿就嫁不出去了;嫁不出去了,就要沦落为风尘女子了。而造成这一切的就是一场不大不小而且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一个人原本可以朝另一边行进的命运又改了道,回到原来的位置。
胡安·鲁尔福讲述苦难不会在苦难本身上做过多的渲染和停留,他会让残酷、绝望、孤独、冷漠.....一并走出来。鲁尔福笔下的苦难更像是讲述了“苦难是什么”之后,会顺带着探寻“为什么苦难”这个问题。“苦难”这个词让我想起余华的小说《活着》。许子东教授品评《活着》时曾说过余华只是描述了苦难,苦难一个接一个地接踵而至,人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承受。是的,在《活着》这部小说中有一种普遍的沉默,余华只讲述了人在苦难中如何生活,但没有解释苦难从何而来。
在这部小说的技法中,福贵的故事是那位下乡采风的年轻人好奇听来的,我们听到的是福贵一次又一次迎接着生活浪潮的淘洗,每一次迎面而来的冲刷,福贵的生活都会失去一块,直到再也没有什么可失去。不夸张地讲,福贵-----年老体衰的福贵,对失去已经不在乎了。我们在福贵的故事中,看到的其实是一连串失去的故事。余华在《活着》中讲述的核心是怎么失去的故事,反倒对“为什么失去”没有多说。或许,还没到可以解释的时候。
余华年轻时的作品习惯在文字中夹杂着残酷,甚至是冷酷。但将这种标签与胡安·鲁尔福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放在一起对比时,就会发现作家和文学作品并非以表现苦难为能事,只是人间的苦难实在是太多了,怎么写,都写不完。
按照现代科学对人脑的研究,人对痛苦的记忆要比对欢乐的记忆更加持久和牢靠。所以当我们在文学作品中寻找有关人和命运的话题时,痛苦总是长久存在,欢乐偶尔才有。文学作品通过一种独特的方式,让人在文字中领略痛苦的层次和质感。每一个人对世界都有其私人的看法,这些认识不能用统一的方式磨平。尽管这些看法会带来争执和喧嚣,但唯独如此,才能让我们感受到“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同样的道理,苏轼也说过,在《答张文潜县丞书》一文中他说:“地之美者,在于生物,不同于所生。惟荒瘠斥卤之地,弥望皆黄茅白苇。”
在《燃烧的原野》中领教胡安·鲁尔福讲述的苦难,不是让读者沉浸在因苦难引发的痛苦中,而是让我们意识到,在人的生活中,悲欢离合是要放在一起看待。在努力追寻幸福与快乐的同时,痛苦也是人身体内的一部分。我们并非只会尴尬的大笑,感受到苦难和痛苦也是正常的情绪之一。
人要见世面,而不是只见到世界的一面。笑容和眼泪出现在同一个人的脸上,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在说笑的同时,我们也知道眼泪的由来。
==========================================
每一次阅读都会迈向辽阔!《短书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