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我突然消失,离开人世,会发生什么呢?
首先谁会知道?
室友会先知道我不见了,可是他们不会诧异,以为我又跑哪里去玩了。
室友也常常突然离开寝室,或者回家或者找女朋友或者忙自己的事,我常常是出去旅行,一声不吭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只是因为住在一起才有所交集。
我常常在想,如果不睡一个房间,我们不会认识也不会成为朋友。所以对自己的事,我常常默不作声。
每天我都在固定的时间醒来,然后离开。坐在同一间教室的同一个座位,靠窗的,光照很好,一会儿看看书,一会儿看着窗外,很闲适也很慵懒。这也可能是我总是想得多做的少的原因。
看的书的种类风格一直在变,从最开始的历史小说到设计学、建筑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武侠小说、文学,很多感兴趣的领域都是浅尝辄止,想想实在可惜。不过文学类的书,一直喜欢。
窗外的天,也看了三年,常常是阴郁着、沉闷着,很少痛痛快快的下雨,也很少蓝得彻底。我的心情常常阴郁,跟这天很有关系。不过它也常常给我惊喜。天阴着阴着突然咧开嘴笑了一下,金光从那裂缝和缺口里冲出来,云都镶上了金边,看到这一幕时,我仿佛看到了神启,一种神圣感。有一天,我一抬头,看到窗外的天蒙上了一层紫色的纱,柔软、轻盈、优雅,这时候的天是一个优雅的女人。还有时候,窗外的天是一个极可爱极单纯的孩子,蓝得那么澄澈,更关键是那一大团一大团的云,慢悠悠的飘在那里,真是可爱,我的心和眼都是个孩子了,就那样呆呆的看着。
这就是我日常的生活。
我消失后的一天、两天、三天,室友们是不会发现了。
我父母一周一般会给我打一次电话,我几乎不主动给他们打电话,包括其他人。我实在不喜欢空洞的寒暄。
父母给我打电话只会简单的问:吃好了没?买衣服没?钱够不够?
我说:够够够,一切照旧。
我知道他们对我极好,很关心我,也很爱我。他们愿意满足我的所有要求,但实在不懂情感的交流。他们关心的是一日三餐,我想要的是倾诉,他们不会去问,我也不愿意去说。以前也试过,他们有他们的观念,我有我自己的想法,即使我的想法很幼稚也许还是错的,但实在不愿听他们说:我们所做的都是为你好,以后你踏入社会就明白了。
虽然我有幸福的家庭,可我总感觉很缺爱、很孤独,这就是原因吧。如果我有了孩子,我会关心他的情感、倾听他的内心,即使不认同,我也不会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对他说:我所做的都是为你好,以后你踏入社会就明白了。
对了,如果我有了孩子,一定要让他有兄弟姐妹,我不想在他身上看到我小时候一个人呆在一个房间玩玩具的模样。
一周内,父母也不会知道我离开了,他们还在努力工作,过着一切照旧的生活。
一周后,他们发现我不见了,他们一定会疑惑、恐惧、悲伤欲绝。我还没有孩子,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感觉。之前听金庸说过,他曾在小说里写过某个人物失去了儿子的情节,但当他真的老年丧子时,他才发现,自己曾经写的丧子之痛是多么浅,只有亲身经历了才懂得真正的痛。
父母曾对我说,我是他们的一切、生活的希望。我当时嗤之以鼻,我认为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不过是两段人生在某段重合,然后分开,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人生,我也有我自己的生活,怎么能把自己的人生完全寄托到另一个人身上?我也会组建自己的家庭,如果说父母是陪伴自己前半生的人,妻子则是陪伴自己后半生的人。
现在,我仍然觉得这种想法没有错,但是我也明白,等到我有了孩子,我可能就不会这样想了。
不过再深的伤口也会愈合,再悲伤的情绪也会被时间冲淡。一段时间后,他们就不会那么痛苦了吧,他们这些年不也是一直两个人生活吗?只不过少了念想。
除却给父母带来深重的痛苦外,我的离开还会影响哪些人?
这段时间一直在看古龙的书。古龙极其重视友情,甚至超过了爱情。他说爱情到了一定程度就有了友情的某些成分。他书中友情的份量极重,也真的是感人至深。
我曾经并不重视友情,看了他的书才感觉到友情的可贵。我一直特别崇尚爱情。
喜欢的女人,一个个来了又去,中间也饱经甜蜜和痛苦。
追求、热恋、失恋,仿佛一部固定模式的故事,突然发现,每一次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自我的幻想。自己做的许多事,都是在自己感动自己,自己又让自己这么悲伤,她呢,其实根本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感动和悲伤。好像台下的观众,一脸冷漠的,看着我一个人的表演。
爱情,幻想的幻想。说的果然不错。
最后还是孤家寡人一个,但是朋友呢,一直都在那里,终于还有些慰藉。
我有一个自认为是最好的朋友,现在青岛。
我们的性格似乎完全不一样,不过我们总能在对方的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我们也互相影响了许多。从高中开始读课外书,到现在常常一起出去旅行。
他本身是个理科生,和我一样。上大学时,志愿上填的所有专业都是物理学,他说他想做物理学家。
那时候我很羡慕他,羡慕他有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而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所以填志愿时,什么专业热门就选什么。现在我还在享受着当初造成的苦果。
但是,大一时他从物理学转到了中文系。他跟我说时,我并不那么惊讶,我感觉这条路真的是注定了一样,我对他说:不管哪一条路,你走了,就要为所有的结果负责。
他也是不喜欢主动和别人联系的人,深沉、害羞。我曾邀请他去我家玩,他不愿意,他说我父母在家,他不好意思打招呼。
那么很久很久他都不会知道我离开了。除非他父母跟他说起我的事。我父母和他父母认识的。
他知道后会有什么反应呢?
他常跟我说他活不长久。
他一定没想到我会比他先离开,仿佛一个黑色的幽默,我真想看看他会是什么表情,感觉这件事真的很有意思。
我还有其他的一些朋友,关系就一般了。
我曾经在地铁上跟我另一个朋友说过这件事,如果我突然消失了,很多人都不会知道。他说,如果平时联系不到我,那放假回家他一定会到我家去问发生了什么。
他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人,那时候我心里突然有一股暖意。
虽然不算知己,不过这朋友值得交,我当他是朋友的。
剩下的所谓朋友,只能算熟识了。
很多人也许在很久以后,在某一个偶然的闲谈中,才会知道我早已不在了。这件事,也只不过让他们的心多跳了一下。
那些明星或者名人的死,也只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而已,一阵喧嚣之后一切平静。终究有一件事是人人平等的。
我在世界上存在过的痕迹渐渐消失了,即使存在,也没人会知道。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横道世之介》,这部电影就是在众人的回忆中勾勒了横道世之介的一生。
“你会如何回忆我,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横道世之介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他没有什么传奇色彩,电影讲的是很简单的故事。但是他是一个很美好的人,他的笑很灿烂,他很开心,他也带给周围人们的也是美好。
我幻想了这么多假如我突然消失会怎样,为什么一定要考虑死后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呢?
世界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活着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自己的生活要过得很快乐,给自己所爱的人们也带来快乐和美好,这就是活着的意义啊。
死了什么也没有了。
今天看了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文中提到了陶渊明的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家人,因为跟自己有血缘的关系,可能想到死者还有点儿难过,而那些同自己关系不深的人则唱完挽歌就把自己忘记了。人死之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使它即将化为尘埃,同脚下的泥土一样。”
看到这首诗,我想到了我突然消失周围的一切会怎样,所以写下了这些文字,最后才发现了,最重要的是活着的时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