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题目不知所以,甚至一头懵,我真的没有那种能简明扼要一针见血点亮文章主题的本事,也没有跟着会起标题的大咖学习学习,而一贯做法就是想起咋说就咋说,白话到小学生水平,倒也随心所欲,没有更高追求,只求不碰底线,不挨上大锁头就行🤣。
言归正传,自从中秋节前吧,每到下午下班时分总有一辆封闭性三轮货车停在十字路口最热闹的地方,周围熙熙攘攘围上三四层人之多,比起那些就地摆卖的个体家庭加工的包子、猪蹄、山药饼等等红火不知多少倍。第一次我发现它完全是出于好奇,就想挤进去看个究竟,哦,原来是有月饼、面包、馒头、包子等熟食售卖,我知道周围店里并不缺乏此类熟食,人们怎么就一窝蜂似的青睐这一家?是吃腻了原有的,图个新鲜,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抑或是从众心理驱使,加上好奇?既然寄到跟前了,索性在诸多品种中选择了四个一袋的红糖月饼,究竟如何?先不着急要什么结论,了解了解再说不迟。
回到家迫不及待先尝为快,同时推荐给队友品尝,一致认为口感、新鲜软硬度一下子侵占到口唇、舌尖、喉咙的这一条龙咀嚼吞咽系统,独一无二的特殊体验明显占了上风,回忆中打败了平时在头脑中已经扎下根的某品牌同类甜品,当下决定追踪一下这食品的后屋底蕴。
原来我已经是后知后觉的发现者了,原因是我在那个时间点很少进入此热闹区域,才晚于别人发现,自然也落后了品尝。我是次日上班说给一位女同事兼家庭主妇听的,人家说我把旧闻当新闻“发布”,早就没有指导意义了🤣。
上班间隙同事告诉我:“那家推车买卖是离咱们办公楼不到一百米距离的一家民营幼儿园顺便试水的,他们请的技师都是最擅长制作好消化、卫生标准严格、享用价格合理、家长乐于接受的健康食品,你说说看,孩子们都喜欢吃的家常软食大人能不喜欢吗?最主要的是他们家从不无限制地大批加工,每天只把供应孩子们长出的富裕部分拿出来出售,既不浪费,又不攒陈品。也是老板聪明,想出这个搂草打兔子的方式,换点碎银,来补贴孩子们的伙食之用,目的应该是以饮食特色优势来吸引更多的入园孩子。”
事后我就想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它这些食品能吸引我的主要原因一是新鲜,当天加工当天售卖;第二即使是民营性质也是经过有关审批部门允许,他们的全部管理也一定是纳入监管检察内容序列标准的,它与周边个人为赚几个小钱的家庭加工食品有本质区别;所以人流项背反映出人们对“入口”食物的谨慎小心选择。
再者刺激经济发展,个体小本买卖只要合法,不侵害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相关部门一般都会持支持态度,但就消费流向来说,品尝者是最有发言权,良心食品一定是受大众欢迎的,是被淘汰还是具有生命力的最终问折桂,从来都是市场说了算,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控制消长趋势,回头想想那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还是有道理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