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写了一篇关于微信朋友圈的文章后,不说对别人有什么用,首先收益最大的是自己。
我特意查了一下朋友圈,去年到今年有一个刚好半年的时间段,我经历了朋友圈零发送。对于朋友圈,一直是一种很随性主观的态度,想发或者不想发。
再往前回忆的更久远一些,4年前,就是孩子刚刚出生的那段时间,特别喜欢发孩子的照片,手上总是有选不完的素材。
当时朋友圈子很小,100个人都不到(现在也才有300多),我又是当爹相对早的,现在想想,那些关于孩子成长的照片对我的好友们到底会产生什么效果呢,当时的我,想都没想过这些问题
但是晒娃的时段很快过去,15年开始全身心投入到中药材的种植推广中,朋友圈基本就是各种山水画面,但很少配上文字说明,如果有也是下面这样的。
那时候干劲十足,每天都被明确的目标牵着走,种植基地的变化在我用图片分享到朋友圈后,常常得到进展神速的回复。
那个时候最缺的是对身处的环境,在做事情的反思。幸运的是,在那种深山老林里待久了,总会有很多闲暇的时间来思考,同时,我又开始重新读书,重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对我进一步认清自己和身处的境遇带来了很大帮助,我开始有一些自己的独立思考
现在回想当时的状态,每一条朋友圈都是有感而发,回看它们,确实就是自己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展现,只是当时的自己并不能很清晰的理解会给好友传达些什么。
因为没有把朋友圈当作一个工具,想发就发,如果觉得自己状态处于迷茫期,就会半年也不发一条。我想很多身边朋友都和我一样,并没有用好微信朋友圈这个工具
最近俄罗斯世界杯真热火朝天,开幕式那天我和几个高中同学一起看球,一个同学发了条关于球赛的朋友圈后发生的事引起了我们的讨论。
他是一名医生,有幸认识一位上海的专家,他的这位老师对他帮助很大,他们常常会讨论一个病例很久很久,这位专家老师的特点是特别热爱自己的工作,常常处于忘我的状态。
很快我的同学在留言区收到了专家老师的回复,用英文回复,意思是,现在多吃苦,以后遇到疑难杂症就少点苦。因为算是自己工作上的贵人,同学顿时心生愧疚。
他除了愧疚,还意识到以后不能再全发朋友圈了。我们就微信朋友圈已经变成一个工具的话题进行讨论,大家也一致赞成,用好朋友圈是很有价值的。
我想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在朋友圈上吃亏而开始重视或者思考如何用好朋友圈这样的问题。我第一次朋友圈分组也是因为一次事件,但我是主动去分组,而不是因为吃亏而被动分组。
4月份参加了一个普通话演讲培训班(娜写年华好好说话行动营),要求把视频作业分享都朋友圈,出于对未知的恐惧,我就第一次做了分组,把视频分享给我想让他们看到的那部分人。
通过培训班,我认识到,朋友圈分组是很实用的一个功能,但是并没有觉得对我来说是必要的功能。在好好说话行动营期间,老师组织了一次关于“把视频作业分享到朋友圈的利弊”的辩论会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同学说,只要看到朋友圈有好友发吃喝玩乐的主题,她就会取消关注好友的朋友圈。我当时第一感觉是,这位同学的做法偏极端了,并不妥当。
后来我认真想想,我可能误解了她的意思,她的这条原则肯定不会用在她身边的好友亲人身上,她应该指的是通过一些优质学习社群而链接的好友,大家的初衷就是变得更优秀,发的朋友圈主题就应该有一定的目的性,对目标人群负责。
她的原则能顺利执行的前提就是对朋友圈进行详细的分组。回忆之前半年的朋友圈空隙期,也有很多次冲动想发朋友圈,最终是因为担心全发后,带来一些不确定性,给自己本身就低迷的状态带来负面影响。
一个人得不到外界的回馈,总是看到别人生活的好与坏,这不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当时如果形成了朋友圈是工具的意识,通过合理的使用会对自己产生一个正向的激励。
现在我会把通过线上学习社群认识的好友和传统社交的好友分成两组,剩余的在做一些细分。这也就是进入6月份才开始做的事,整个人的状态也被分组给调动起来了,效果立竿见影,我每天的分享量增加了,获得了更多的反馈
想发一个美食视频,想发一条孩子成长的图片,都可以通过分组来实现,其实就是总结为一句话
让你的好友收获他们最想从你身上获得信息。
这需要多动脑想想,但是一旦开始了,就会感慨这是每个人都值得且必须去做的事。
用心经营自己的朋友圈,它会回馈给你一个高效、高价值的社交圈。
微信朋友圈见证思考能力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