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接着讲《人生七年》这部纪录片
没有看上周文章的,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
纪录片记录的是十几个50年代末出生在英国伦敦的人的生活,可以说是我们父辈那一代人的成长。这也才正是看这部纪录片的意义--从我们的父辈那里借鉴人生经验。因为我们不想简单地重复过去的故事,因为我们想要生活地更好,因为我们还有时间去做出改变。
看完整个纪录片,我粗略地得出的结论是下面这些:
1)人生的幸福与亲密关系密切相关。亲密关系良好,人生大抵是幸福的。
2)保持身材。无论是运动还是少吃不吃垃圾食品都要靠自律。太胖了,身体处于一种失控状态,看起来他们在使用身体的时候都很费劲儿的样子,就像保持家里卫生一样,如果你什么都不管任由它发展,那肯定就一团糟了,哪怕一个月打扫一下也能保持在可接受的状态下,不会让变糟加速度发展,我想对身体的管理也一样,如果任由它自由发展,怎么舒服怎么待,能坐车就不走,从不运动,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年轻时看不出什么,等到了年老就会显现出来了。
3)陪伴很重要。虽然纪录片七年才拍一次,但是感觉是看着这些人长大一样,而里面的Charles拍了三次后就退出了,感觉他从我们的世界退出了。回顾我们自己的人生,真正出现且常伴我们身边的人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说完了总体印象,接下来就具体地看看每一个人的人生吧,我分了五组来说:
女士优先,那我就先从女士们说起吧。
1
女主们:三位好闺蜜Jackie, Lynn,Sue Vs 富家女Suzy:
这里用了vs并不是想对比她们,对于人,我向来觉得每一个人都独一无二,不应该什么都比较。这里就姑且认为vs只是个连词,把女主人公们都连接在一起。Suzy是位富家女,小时候上芭蕾舞课的那一段视频里,像个小公主,就是天生带着女主光环的啊,结果由于伦敦东区三姐妹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整个纪录片里仿佛是个女配角。Suzy除了21岁那一年表现得有点叛逆,其他期都表现得平和、有教养、毫无高傲之意,倒是那三位闺蜜显得对她有些敌意。人与人的相处就是一种关系的互动,有些人明明自己的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由于自己的个性不强,又处于少数派的位置,往往怀疑自己,甚至失去了自信,取得的成就与资源不匹配。28 up那期节目中导演也禁不住好奇地问她,21岁她看起来有些反叛,不停地抽烟,甚至有些担心她就此走上一条不同的人生道路,但28岁她的生活似乎又恢复到了正轨,是什么改变了她?她笑言到是她的老公。回归后的Suzy,在家庭这个舞台上相夫教子,家庭疗愈了她童年经历父母离异带来的阴影,可以看得出她会是一位很好的家庭伴侣。与富家女有丰厚的经济基础可以选择专注于家庭形成对比的是三位工人阶级家庭出身的Jackie和她的两位朋友,这三个人显然不能做到不工作就衣食无忧,但是人的潜力就是无穷大,Sue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离异后的她需要一个人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孩子可以独立后,她开始在职业上开拓自己的道路,一方面为自己创造经济保障,另一方面体现个人价值。她也有亲密关系,但是没有选择结婚至少说明经济上他们是互相独立的,而Sue因为有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不仅可以经济独立选择要不要结婚,也让她更充满魅力。去做真正喜爱的工作,可以让一个人产生更多的心流时刻,不仅不是一个人的负担,反而是一种滋养,就像Suzy在家庭生活中疗愈自己一样。
2
Neil和peter是曾经的好朋友
Peter有连续的三次没有参加节目,也就是28岁参加完节目,下一次出现已经是56岁了,间隔了28年,因此对他感觉有些陌生。唯一常回顾的画面就是他与Neil十四岁时一起下国际象棋的样子。
Neil七岁的样子非常的积极乐观,是语言表达能力最强的一个。富人子弟三剑客(下面会谈到)虽然说些高大上的东西,但显然是从大人那里学来的,说的时候显得有些空洞。而Neil描述他们手拿“长剑”假装剑客互相厮杀时的有趣场景简直把人萌化了,总之就是一个天资聪颖、活波可爱的小男孩。十四岁时,他背着“邮差包”骑着高梁自行车也是帅呆了。如果他走上像苏有朋当年的小虎队,TFboys这种偶像团体的道路,应该会是前途一片光明,非常受欢迎的那种。然而为什么过了十四岁、二十一岁,他的生活渐渐地转向了另一个方向,甚至朝向了穷困潦倒。富家女Suzy也经历过二十一岁的反叛,好在后来又回归了。感觉一个人青春期时思想会发生改变甚至反叛,但毕竟翅膀没有长硬,也没有什么行动力,到二十一岁经过能量的积蓄,有些人会爆发出来,走上反叛之路,有些人又回来了,有些人从此越走越远。到底什么决定了一个人成年之后是否会跑偏,跑偏之后是否可以自我纠正再回归,这确实是我还没想明白的事情。不过Neil身上值得让人欣慰的事情是,他没有放弃自我,一直在努力追寻和努力实现内心的愿望,感觉他是内心有力量、内心有一团火的人,毕竟有很多人活了一辈子也没有真正为自己活过。
3
富人子弟三剑客John,Andrew,Charles
因为节目初期三个人都被安排在一起接受采访,就管他们叫三剑客吧。
上面提到的Neil一直在一条探寻自我的“英雄之旅”上,自己还没活明白,也没办法维持一段长期的需要合作的亲密关系。而三剑客中也是全片中我最喜欢的也是理想型的人物就是Andrew,他有很好的夫妻关系,有合作精神,与妻子两个人一起做事情,共同修剪园林,能够感觉到他与妻子互相的尊重和爱,和谐的家庭氛围下子女也都彬彬有礼。
也许教育是帮助一个人穿越黑暗的明灯
当七岁时住在孤儿院里的同龄人问出大学是什么的时候,三位七岁的“小绅士”说起金融时报、股票、牛津、剑桥都稀松平常,如数家珍,满满的优越感。命运给了他们先天的优势,但是命运也会给他们一些打击,
John在九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失去了进阶高等学府的家庭经济资助,你可能会说也许他父亲留下了一大笔财产啊,可是当时他的妈妈为了供他继续在私立学校学习要去工作来满足经济需求,在当时富人家的女人出去工作还是少数。可以看出他们的家庭经济来源是需要付出劳动而非自有资产,而他靠奖学金进入了牛津大学,可以说他是继承了家族精神,是一种即使面对打击、面对困难也能再爬起来,屹立不倒、打不败的精神。就像Andrew说的“你无法确定,能留给孩子们什么财富,如果给他们良好的教育,那是任何人都无法剥夺的。”这里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应该还有家庭教育,一种非物质资产的传承。
4
Paul和Simon-简单而幸福
Paul和Simon从小在孤儿院长大,Paul的最大幸运是找到了一个爱他的好老婆,而且Paul自己也很温和,没有出现什么心理学教案里提到的由于残缺童年而出现的各种人格性问题。记得Paul七岁时接受采访,问他对结婚问题的看法,他像个小大人似的一筹莫展地表示不想结婚,因为会有个女人管着他,比如他不喜欢吃蔬菜,那个女人会拼命地给他做蔬菜吃。然而幸运的是他遇到的这个女人太充满母性光辉了,简直是上天派来拯救他的,一看他们的相处模式就觉得很幸福,让人心生羡慕。Simon和Paul有着相似的童年却有着不同的成年,他有很多子女,经历过离婚,想必经历过更多的苦,好在生活继续,日子也是一天天变好,再婚的妻子和他一起从事公益的活动。Simon和Paul两家人也保持着很好的来往。
5
Tony,Nicolas,Bruce三个人你选谁?
这个问题看似是给面临婚嫁的女性提的,其实也有更广泛的意义。一位男性也可以思考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一位家长也可以思考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说到最后挑出这三个人让你选?因为他们就是人生常态啊。我们很少有富家子弟三剑客那样的境遇:七岁就读金融时报,家长早早铺好了去牛津、剑桥的路。也不像Paul和Simon那样惨兮兮,要住孤儿院。Neil是成长中的个案,Peter因为三次成长中的缺席,我们就姑且把他当作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因为生命中总是会有一些路人,你们相遇却从未相识。去掉最高值,去掉最低值,去掉特殊值就剩下这三个人了,他们代表着大多数,不完美但真实。
Tony是工人家庭子弟,从小就很务实,先去做了骑马师,后来转而做出租车司机,没有接受过什么高等教育但也有他的小聪明,绝不是什么愚钝和懒惰的人。
Nicolas出生于乡下,是镇子上为数不多的孩子之一,孩子少到哪种程度呢,就是凑不齐一个班,得到隔壁镇上去上学。七岁时的他天真无邪对着镜头说:“到了放假的时候,我们乡下人喜欢到城里逛,城里人喜欢到我们这里玩。”
Bruce虽然也来自富人家庭,但从小在寄宿学校度过,似乎父亲对他也不怎么上心,住得远远的不怎么见面,也没怎么提他妈妈,一度我都把他和住在孤儿院里的两个孩子混淆在一起。而且感觉他比那两个孩子还更惨,体能上因为瘦小老被希特勒式的凶悍班长踢搡,智能上,听他上课回答问题的感觉也不是个天资聪颖的孩子,甚至略有些迟钝。中青年时期还去了孟加拉国支教。
看三个人的起点也分不出好坏吧,但人生却画出了不同的曲线,不是说谁的就好,谁的不好,但大家心里总会有一个偏好,至少在这个环节,我是觉得教育对一个人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整个片子感觉处理子女关系的笔墨拿捏的恰到好处,第一位是夫妻关系,第二位才是亲子关系。
总结一下,不管我们的原生家庭给了我们怎样的出生时的起点,我们都应该感恩父母给自己这样一个能够在人生舞台施展的机会,我们需要做的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最佳的人生策略,而不是盯住别人有什么,我没有什么。愿你是那个努力生活,努力精彩的人。人生漫长,没有良好的控制容易放任自流,那么就先来个七年,用输出倒逼输入,给自己足够的精神食粮,成为一个不出局便出彩的007er。
来自维基百科的出勤表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p_(film_series) 扫码了解写作阵营007不出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