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翻看过去的日记,发现自己在2016年7月2日的日记里问自己:“你有被人讨厌的勇气吗?”
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书的名字,因为一直活在过于在意外界的眼光,并且还要假装自己不在意的装逼中,光是看到这6个字,就让我感觉到巨大的能量。
不过因为今天的我,刚在2019年的1月份读完了《被讨厌的勇气》,我从而知道了在心理学界和弗洛伊德、荣格并肩,却并不和他们持相同观点的另一位大师——阿德勒,知道了他倡导的个体心理学。特别是在了解到个体心理学所倡导的目的论后,我突然明白,这么多年来一直不知觉受弗洛伊德的原因论的影响的我,为何心智成长得如此慢了。
就目的论的观点来说,人不是因为生气被逼得不得不大声说话,而是为了大声说话所以表现出生气的样子。不是因为内心不安不敢出门,而是因为不想出门所以表现出内心不安的样子。
先要有一个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目的,然后才开始思考达成目的的手段。也就是说,不是生气这个情感在背后控制着我,而是我为了迫使别人照我的话去做,所以使用生气这个手段,又或者我为了得到别人的同情,所以表现出悲伤的感情。......是我使用大脑,而不是大脑使用我。
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有意为恶。”在这里,“善”已经不是道德上的意义,而是“有好处”的意思。人在做某个行为的时候,其实都是当下判断这件事对自己有好处,而这个好处,才是人作出某个行为的真正目的与目标。
人并非活在同一个世界,而是活在自己诠释的世界里。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事人面对同样的幼年时期可能会做出不同的解释。即使幼年曾遭遇不幸的经历,他还是可以作出完全相反的诠释。
我联想到自己,近5年来,我似乎多次把自己与同辈人之间的差距,或者自己在一些方面的不成熟归罪于父母在我年幼时的过分宠溺和青春期的部分“缺席”。虽然也不断告诉自己:“你已成年,要学会做自己的父母!”但是,每每我回想到不可重新来过的少年时代,我还是不可避免地在心里责怪父母,直到我明白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第一个基础前提——哪怕是不可改变的过去,我也可以给它全然不同的诠释啊!
过去并不能控制我,我才是过去的主人;坏习惯也不能控制我,只要找到坏习惯背后的那个“伪善”,并且“揭穿”它,找到真正的善,我也就能打破坏习惯,成为习惯的主人,成为人生的主人!
任何经历本身都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不应该放任自己因为经历的冲击——也就是所谓的心灵创伤——而受折磨,而应该要从经历中找出合乎目的的解释。
以上写了这么多,其实都是想强调阅读带来的好处,但我在庆幸自己终于明白过来的同时,也有些许懊悔,如果在2016年的7月,我多了那么一点好奇心,百度一下这个词,又或者在那接下来的2年多里,当我知道它是本书后即刻去找来读读,或许,今日的坦然,就会早几日得到了。
此刻便想起杨绛先生说:“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
重庆·渝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