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他见多了悲欢离合,所以它从不因为分离为你感到悲伤,亦不会因为重逢替你感到喜悦。它就是那么在哪里守着,送别离家的游子,迎接着回家的归人。
我小时候就喜欢车站,不单单是因为它的变迁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更是因为我儿时的家庭收入与那时的客运站有些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家就在县城客运站旁边。
后来,长大了一些,我还是喜欢车站,因为虽然它们换了位置,我家也不在指望着客运站谋生,但是火车站的出现让我去到了更远的地方。我也开始期待每一次从车站出发的感觉。
到如今,我依旧喜欢车站。不仅仅是因为我体会到了飞机的快捷与舒适,更是因为它们代表了我离家的距离,从飞机场到火车站,从火车站到客车站,从客车站到家,每一次的车站辗转,都表示我离家更近了。
除去个人原因,我喜欢车站是因为我喜欢那里面的人。他们都是活生生的,真实的。他们各怀心事进入或者走出车站,又或者因为时间问题在各种车站间奔袭。车站也见证了这个世界群体的差异化,还有人类情感最真实的表达。
我自认为,从来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同车站这般记录人生百态,而且记录的那么真实。
就从汽车站说起。坐汽车的,最开始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你只能认命,因为那可能是你可以选择的唯一远行的交通工具。不过很快就出现了变化,汽车站越修越好,但是坐车的人越来越少。乘坐者的身份也有了变化,变成了经济基础价差,或者文化水平较低人权的出行方式,这里不存在任何不好的意义,没有任何歧视问题。我自己每次回家最后都会换乘客车,因为它方便,灵魂。小范围短途出行最好的选择。相对私家车成本也会低很多。
在来说火车站,火车站的出现,很大程度抢走了汽车站的客源。因为火车速度快,费用低,且舒适度好(排除体验极差的站票)。我就最喜欢火车站了,因为它预示着我可以去到更远的地方。火车站是一个相对来说较为悲伤的地方,因为这里的人群多是远走他乡求学者和务工人员。而且,大部分踏上火车的人,短时间内都不可能见面。所以火车站会有月台的原因就是怕泪水太多形成内涝吧。高高长长的月台不至于会让泪水淹没即将远行和送别的人,同样也避免了重逢的人们,会因为喜极而泣将自己困于车站。不过,现在的月台已经不让送行和接车的忍待了。也好,毕竟滴水穿石,每天么多多人,那么多泪水,再长再高的月台也不一定扛得住。
火车站,是一群情感真实,内心坚强的人聚集的地方。他们连夜等车,他们排队买票,他们或哭或笑。他们在这里开启逐梦之旅,他们在这里踏上归家行程。所以想看人生百态,火车站一定要去。
当然,还要去飞机场看一看。在我看来,这是聚集精英人群的地方,因为它的定位就是很高,就和它的唯一样,不贴近生活。机场总是远离城市喧嚣。以至于在我未接触之前,都觉得那是只有有钱人才可以去的地方。后来发现,机票也可以很便宜,但是,机场附加消费是真心不便宜。
机场,感觉真是现代化的产物。因为这里的每一个人似乎都在赶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里不像汽车站一般喧闹,也不像火车站一样拥挤,这里总会显得很冷清。好吧,用官方语言来说这叫井然有序。没办法都是精英人士。可是总感觉飞机晚点的时候,比火车晚点的时候要热闹。虽然一个只有一两百人,另一个可能达到了一两千人。看来,有钱人也是人啊。
不过,我们不能否认,机场确实很重要,它的出现挽回了太多的遗憾,因为我们成长最大的成本就是时间。而机场为我们争取了太多的时间,我们不得不承认机场的高效率,这是其他车站所没有的。
对了,差点忘了码头。这个地方我就两种感觉,一个是贴近生活,一个是享受生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为数不多几次接触码头就是去买海鲜,坐船出海玩。没有太多复杂的感情。当然后来得知,出海的水手也很辛苦,出海游玩也存在着未知的危险。所以后来觉得,码头如同大海一样,充满了未知的神秘。
其实,车站虽然有着各种类别,不同的定位。但是归根结底,无非是两种感情的寄托:离别,重逢。而这两种情感衍生出来的,便是那多姿多彩的人生百态,喜怒哀乐。
喜欢车站,是因为喜欢真实的生活,喜欢车站,是因为喜欢那些有血有肉的人,喜欢车站,是因为喜欢那些说哭就哭说笑活生生的人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