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靖难之役——决定大明国运的皇位之争

靖难之役——决定大明国运的皇位之争

作者: 禅定流光 | 来源:发表于2019-11-09 11:51 被阅读0次

    了解中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唐初的”玄武门之变“让本无唐帝国继承权的次子李世民踏着自己兄弟的鲜血登上帝位,776年后的大明帝国,同样没有帝国继承权资格的燕王朱棣率军攻入南京,改元永乐,史称靖难之役。同样是靠武力强行夺下帝位;同样成为传之后世的一代雄主;同样篡改了历史,强行抹黑他们的敌人——太子李建成、建文帝朱允炆。在今人看来,倒霉的这两位决不是泛泛之辈,只不过碰到了拥有狼子野心且下手更狠的骨肉同胞罢了。

    视线转到大明洪武三十一年即1368年,太祖朱元璋逝世,太孙朱允炆即位,史称建文帝,作为守成之君的朱允炆,面对明初分封各地,手握重兵的叔叔们,在南京可谓是寝食难安、如坐针毡。洪武皇帝的余威渐渐散尽,各地的藩王乘机拥兵自重,渐成尾大不掉之势。登基之初的朱允炆立即展开了针对各位皇叔们的削藩战略。提到削藩,就不得不提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这足以让朱允炆汗颜,这盘大棋,从一开始就危机重重,下错一步便有可能满盘皆输。

    作为一场皇族内部对最高权力的角逐,整整一部二十四上都未曾绝书。但是一个北境的边塞藩王,是如何在朱元璋身后稳定的大环境下,发动一场”不可能胜利的“夺位之战“并取得最终胜利的呢?这个疑问,我们分成两个部分来看:一是朱棣为何由弱而胜?二是,朱允炆为何由强而败?至今留下的官方史料(朱棣肯定改了不少)解释为,"天命"所致,这典型的唯心解释,骗小孩吗?以当时稳定的大环境下,削藩是天下大势,怎会是逆天而行?究其原因,还是在朱允炆的“人为”因素上,以当时的形势来看,打仗所具备的条件,朱允炆拥有压倒性优势,这是没得说,但失败又是板上钉钉的事,也没得说,从开战以后的四个寒暑来看,局势日渐紧张的态势无疑与朱允炆的决策失误有重大干系。

    以朱允炆当时的年纪,政治胆识和军事决策成为他不可避免的短板,一系列重大战略上的错误,让胜利的天平开始摇摆。首先是削藩的具体措施上,手下智囊虽有不一致的看法,但都禀明要先拿实力最强的朱棣开刀,这里的震慑效果尤为明显,连燕王都得趴窝,其他藩王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但也有风险。有了这一下犹豫,朱允炆选了一个让他后悔一辈子的决定——“剪燕手足,再图燕”,这个削藩策,刚开始拿最弱的几个藩王开刀,诸如周、齐、湘、代、岷等迅速被废,迅猛的声势直接触发了湘王朱柏因害怕被杀而自焚的事件,一时间朱允炆逼杀亲叔的骂名天下皆知,客观上违背了古代传统“尊尊亲亲”的道德观念,对初登大宝又是诸王之侄的朱允炆造成了极大的舆论压力,同时还给了朱棣“靖难”的口实,让他可以打着卫道者的大旗挥师南下,更甚的是,忙着收拾其他的藩王,等同于白白给了朱棣近一年的战略准备时间,再加上走投无路的藩王们倾情加盟,给了他足够硬碰硬的实力,实在可惜!

    再者就是军事对弈,朱允炆所调集的大军虽数倍于叔叔的军队,但在统御全军的将帅上,就显得捉襟见肘,他爷爷在位时已将众多优秀的军事将领悉数剪除,随避免了叛乱的可能,但也使朝中无人能堪大用。指挥人才队伍的青黄不接,并没让朱允炆警惕起来,初期各阶段的有效防御,让朱允炆误以为可以凭借优势兵力完胜皇叔,这一错误的判断让他一再错失发现和补充优秀军事将领的机会,最后竟委任纨绔子弟李景隆为征虏大将军,这是朱允炆军事部署上的重大失误,照朱棣的话说,这位仁兄,根本不是当兵的料,更别提统御几十万大军在前线作战。往后的事便不难预料了,围攻北平功败垂成,更导致其后战役的相继溃败,致使朝廷丧失百万大军,如此送人头的败军之将,竟只是被革职而已,令前线浴血的将士寒心,战斗力锐减。战役末期,这哥们为保性命,一波操作后致使南京城不攻自破,朱允炆心里在滴血呀!南京城的陷落,意味着朱允炆的失败,李景隆之流的叛变以及宫内宦官的里应外合都是归功于朱棣运筹帷幄的谋略手段。

    年轻的朱允炆面对老辣的朱棣,或许从一开始,就注定会输,在中央集权下的古代中国,朱允炆做皇帝的资格并不是他有多么超凡的领导才能,而仅仅是因为他生得好,这是嫡长子继承制的悲剧,在平凡年代,他能够成为很好的守成之君,并有可能获得与唐高宗一样的名声,但历史不容假设,军事上的此消彼长,必然以消尽为止,朱允炆一系列的决策失误在朱棣卓越的领导力面前相形见绌,并最终使朱棣获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靖难之役——决定大明国运的皇位之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og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