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的常见问题
为什么要提问?因为好的问题会推动人去寻找答案。
追问阅读中的常见问题,同样是为了更好进入更高层次的阅读水平。
阅读的人一般会追问:
读书有什么用? —— 为何要投入时间与精力去阅读,它对个人成长与生活有何实际助益?
读不进书怎么回事? —— 这本书好难啊,看得打哈欠,为什么TA就看得津津有味?
读书慢怎么回事?—— 半天才看了两页,这本书有999页,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
读了记不住怎么回事?—— 明明刚刚才看完,合上书咋就忘了?
读了用不上怎么回事?—— 一年下来读了好多书,为什么一点也不用到实际处?
读书有什么用
怀疑读书无用的人,多半未领略到读书的益处,因而产生疑虑:是书选得不当?方法不妥?还是自己颇显愚笨?
因此,更值得探讨的问题应是:如何读书才能有用?
正如其他通向向往生活的道路一样,读书并非目的本身,读书只是一种途径。与所有追求目标的过程无异,它不提供捷径,同样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恰当的方法策略作为支撑。
读不进书怎么回事
在某个惬意午后,阳光恬静,微风轻拂,怀抱一本口碑卓著之作,期待在阳台软椅上悠享阅读时光。然而,翻开书页不到两章,却已困意袭来,沉入梦乡。
这番情景难免令人扫兴:为何难以进入阅读状态?
其实,这个不太怪人,要怪书。一本看似声名远播的书,但内容生涩,很多内容无法理解,看了直犯瞌睡。究其本质,是未能挑选到适合自己阅读层次的书籍。
理解新知识往往依赖于已有的知识架构和生活经验。若知识储备不足,书中内容犹如天书,无法被解读吸收,就仿佛是小孩在玩大人的拼图,满满挫败。
另外,就是缺乏明确的阅读目标。无目的的阅读,如同航船失去方向,在浩瀚书海中漫无目的地漂流,面对密密麻麻的文字,只能感到单调乏味和无力。
读书慢怎么回事
阅读一本书耗时数月,年均仅三本的阅读量,无疑是慢读的典型。
但慢本身不是问题,毕竟某些作品需要细细品味,诗歌散文需沉浸领会,虚构小说更需深入角色境遇中寻找共鸣。
然而在面对内容明了、结构明晰的实用类或信息密集型书籍时,若仍无法提升阅读速度,这就是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因为不是在读书,而是在啃书。书中的知识,往往困惑连连,看一处,迷惑一处,都要停下来思考,找答案,这就不可能快起来。
二是存在一些阅读陋习,比如默读,逐字阅读,频繁回溯已读内容,这些行为严重降低了阅读效率。实际上,人的视觉感知范围宽广,大脑处理信息能力也非常强大,一字一字默读,完全没有利用我们的硬件优势。那些一目十行的人,就是更好利用了硬件的人。
还有一个就是,不懂略读和跳读。我有时候就有这个问题,一本书打开了,秉持“书必须从头至尾全部细读”的观念,即使面对非核心内容,或者个人兴趣不大的部分,也强迫自己逐一通读,这种过于死板的阅读方式,大大降低整体阅读速度。
读了记不住怎么回事
一本书读毕,意犹未尽,渴望与他人分享书中精华,却发现自己难以言传、记忆模糊。
首要在于阅读缺乏明确目标。无目标的阅读犹如漫游密林,注意力无法集中于重点,而人的记忆力对重要信息尤为敏感。一本书,内容多,信息分散,注意力如果没有聚焦点,被平均分摊,记忆便如轻浅涟漪,未能在心湖留下深刻痕迹。
其次缺乏理解,若现有知识体系无法对接书中的新知,无法形成知识网络,知识零散在脑海,就像一座孤岛,不通桥梁,虽然存在,却不能触达。
最后,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没有进行笔记记录以提炼要点,缺乏针对内容的深度思考,未尝试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以及未能定期回顾反思,这些都可能导致阅读体验流于表面,无法内化为个人的知识财富。
读了用不上怎么回事
看了一本书,感觉学到了东,想要用在生活中,发现用不起来,或者不知道用到哪里去。
这个问题与前述类似,主要原因是缺乏明确目的进行阅读和理解不足。
没有明确目的,书中的内容就是空中楼阁,不知在何处落脚,要带着问题和目的去找答案,这种阅读自带应用场景。
缺乏理解是另一面,一个概念模糊的方法,是没有被掌握的方法,犹如虚幻之影,无法被有效运用到实践中。
阅读的问题说到底还是理解和记忆的问题
综上所述,阅读问题核心在于理解和记忆。
要达到对一本书的理解和记忆,就要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不断阅读,扩大知识储备,有了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新知识就能被很好解读和联结,理解增强,记忆加深。
因此,阅读能力是一个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有机整体。
理解过程依赖于已有的记忆储备;当理解透彻时,阅读速度自然提升,进而,在相同时间内,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进一步强化理解力。
而新的知识记忆,则依托于对它的深度理解,和既有知识体系的有效联结,这样的记忆才更为牢固可靠。
阅读应用和理解也是一体,理解才能正确应用,应用落到生活实处,当抽象的概念通过具体场景得到生动体现时,它们在脑海中的记忆纽带将更加坚实,这种实际应用反过来又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正确的阅读方法
近研读了多本阅读主题的书籍。
《如何阅读一本书》详述了阅读的四个渐进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以及主题阅读。
而《快速阅读》则从提升阅读速度、保持注意力集中、增进理解力及强化记忆力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海绵阅读法》整合提炼出阅读所需的七大核心能力。
此外,也从其他如《如何爱上阅读》、《阅读力》等著作获得了多元视角。
在这些书籍的启发下,我认为要实现对一本书的充分理解和记忆,并能够最大程度地领悟其内涵,一个良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思维导图来做读书笔记。
下篇我会分享具体的阅读笔记法。
网友评论